“三个坚持”深耕细作 “研”途开花共绘新篇从“自由生长”向“定向培育” 整合激发科研活力统筹“三位一体” 培育“商工融合”高素质人才坚持“三真”守本色 提质增效亮“四度”抓住关键点 破解教学科研“两张皮”探索“133”实践路径 锻造区域教育科研高品质以“三个强化”增强“有组织科研”效能“三维”发力 科研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化“四个建设” 推动教育科研提质增效突破“三关” 推动教科研从“单打独斗”到“系统作战”以“465”模式促进科研成果高质量转化“四有·五品”铸金课 教育科研赋新篇
第010版:教育科学
上一版 下一版 
“三个坚持”深耕细作 “研”途开花共绘新篇
从“自由生长”向“定向培育” 整合激发科研活力
统筹“三位一体” 培育“商工融合”高素质人才
坚持“三真”守本色 提质增效亮“四度”
抓住关键点 破解教学科研“两张皮”
探索“133”实践路径 锻造区域教育科研高品质
以“三个强化”增强“有组织科研”效能
“三维”发力 科研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强化“四个建设” 推动教育科研提质增效
突破“三关” 推动教科研从“单打独斗”到“系统作战”
以“465”模式促进科研成果高质量转化
“四有·五品”铸金课 教育科研赋新篇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4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三真”守本色 提质增效亮“四度”

  孟小军 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教育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使命,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直接体现学校办学水平,是实现学校长远奋斗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重庆师范大学积极革新教学模式,注重围绕“找真问题、做真科研、出真成果”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教师教研能力,加强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提升办学实力奠定基础。

  拓深度,加强学生教育科学研究的创新实践。学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不断强化导师对本科生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口传心授。面向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年设立一批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学生科研项目,并适当增加科研项目的难度,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钻研探索。

  增厚度,提高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突出能力。学校科研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加强教育实践与政策研究,不断提升教师教研服务决策水平;面向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做大做实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国际中文教育、特殊教育和智慧教育等特色领域。依托基础教育研究院,学校每年设立校级专项课题,支持学校相关教师与附属中小学校长与骨干教师开展联合课题研究,推动教育研究在基础教育方面持续走深走实,形成了“深入一线、扎根基层”的教育科研路径。

  提高度,打造标志性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群。学校瞄准国家和省部级层面的重大重点项目,在项目申报过程实施全程精细化管理,提早开展选题征集、策划、论证,多轮专家辅导把关、仔细打磨修改,确保选题与申报书质量。近5年来,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课题中教育类课题数量占比明显提升,教育科研项目占纵向课题立项总数的43%。

  加力度,促进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转化落地生效。学校借助强大的教师科研能力,深化与重庆高新区、沙坪坝、梁平、城口、巫溪等区县的校地合作,构建了一套具有重师特色的多学科、全方位、立体化、综合性区域服务模式,积极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研究与实践,与当地学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推动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近年来,学校主动承担重庆教育领域横向课题121余项,课题经费612.5余万元。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