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坚持”深耕细作 “研”途开花共绘新篇从“自由生长”向“定向培育” 整合激发科研活力统筹“三位一体” 培育“商工融合”高素质人才坚持“三真”守本色 提质增效亮“四度”抓住关键点 破解教学科研“两张皮”探索“133”实践路径 锻造区域教育科研高品质以“三个强化”增强“有组织科研”效能“三维”发力 科研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化“四个建设” 推动教育科研提质增效突破“三关” 推动教科研从“单打独斗”到“系统作战”以“465”模式促进科研成果高质量转化“四有·五品”铸金课 教育科研赋新篇
第010版:教育科学
上一版 下一版 
“三个坚持”深耕细作 “研”途开花共绘新篇
从“自由生长”向“定向培育” 整合激发科研活力
统筹“三位一体” 培育“商工融合”高素质人才
坚持“三真”守本色 提质增效亮“四度”
抓住关键点 破解教学科研“两张皮”
探索“133”实践路径 锻造区域教育科研高品质
以“三个强化”增强“有组织科研”效能
“三维”发力 科研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强化“四个建设” 推动教育科研提质增效
突破“三关” 推动教科研从“单打独斗”到“系统作战”
以“465”模式促进科研成果高质量转化
“四有·五品”铸金课 教育科研赋新篇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4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个坚持”深耕细作 “研”途开花共绘新篇
——我市以高质量教育科研支撑教育强市建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这是时代的挑战,亦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近年来,重庆教育科研系统坚定不移地以质量为主线,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建设教育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重庆教育科研系统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面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通过一系列有分量、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的取得,教育科研工作的创新力、影响力、引领力和支撑力得到了持续提升,为全市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通过“三个坚持”努力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坚持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教育科研管理效能。以制度为保障、以平台为载体、以队伍为抓手、以服务为目的,持续推进教育科研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

  坚持强化有组织教育科研,服务全市重要战略需求。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不断探索教育规律,破解发展难题,引领教育创新。注重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科研成果,并将其转化为决策依据,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坚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促进教育科研能力提升。以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科研改革,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重庆师范大学坚持“三真”守本色,聚焦四个维度助力了教育科研提质增效;四川外国语大学深入实施学校“高水平应用研究平台建设行动”激发了教育科研活力;重庆工商大学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助推了教育科研质量品质提升;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强化平台、团队、能力、智库“四个建设”完善了教育科研管理与服务体系;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抓“三个关键点”破解了教学与科研“两张皮”;江津区以“三个强化”增强了有组织科研效能;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通过教育科研“三维”发力助推了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探索了“一个平台”牵引、“三级项目”驱动、“三类成果”导向的“133”教育科研实践路径;开州区教师进修学校以“456”科研模式提升了科研质量和服务水平;南开中学打造了“四有五品”教育科研品牌;黔江区人民小学校突破“三关”推动了教育科研从单打独斗到系统作战……

  未来,我市将不断推动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以科研引领教育改革,以改革促进教育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王小寒 沈军 靳正超 图片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