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村里办起梨花节、采果节后,余明兰率先响应村里的号召,依托周边成片的梨园,办起了“梨家乐”。
为了吃好这个“旅游饭”,余明兰很是下了一番功夫。针对游客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余明兰不仅自己喂了两头粮食猪,还和周边农户“打好商量”,帮着代养粮食猪,并由她收购。同时,她还用农家肥种了几分蔬菜地,让游客不仅品尝到生态梨,还能吃上地道的农家饭菜。
“我这步走对了。”余明兰说,起初,她家原来是土房,遇到雨天就漏雨,后来种梨子赚了点钱,就修了一楼一底的砖房。
来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梨家乐”生意也越来越火,余明兰的收入从以前一年两三万元到现在一年近十万元,翻了几番。
前几年,她对房屋进行改造,加盖了一层楼,成为三层“小洋楼”,屋内装饰也焕然一新,当地政府还帮助整治庭院环境,修建了花台,让整个院子“美不胜收”。
“现在,卖梨、‘梨家乐’和丈夫的收入加起来,一年有20万元,住的也是‘小洋楼’。说句玩笑话,要是以前知道会有现在这样的好日子,我睡着了都要笑醒。”余明兰笑着说。
敲锣又打鼓,“唱”出幸福新生活
游客多了,尤其是梨花节、采果节期间,文艺演出成为必不可少的节目。村干部和村民们商量:花钱请人不如自己干,既可节约一定的成本,增加不同种类的节目,又能丰富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就这样,以当地村民喜爱的传统腰鼓为基础,集体村腰鼓队成立了。
“成立腰鼓队是件好事,让大家空闲时也有了事干,生活更加充实。”说起腰鼓,余明兰来了兴致,立马将家中的大鼓拿出来演示。她说,以前,村民们业余生活比较匮乏,多数时候要么在家看电视看手机,要么就几个人在院子里聊聊天。
腰鼓队成立后,余明兰和一些村民加入到队伍中。腰鼓队经常在各个院落进行排练,常常吸引很多村民来观看。大家说说笑笑,整个场面很是融洽。
如今,集体村腰鼓已经成为当地各类节会不可或缺的特色表演项目。今年1月20日,腰鼓队还代表集体村参加二圣镇“春晚”,一曲《大中国》获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党的政策好,在政府帮助下,我们都过上了幸福生活。我不仅要展示出精气神,我还要把幸福生活唱给大家听。”余明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