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规划引领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推动网络法治宣传教育润民心解民忧护民安推进全民健康数智化建设持续优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积极探索“数智思政”新场景新范式
第011版:思想周刊·知行
上一版 下一版 
以高质量规划引领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
推动网络法治宣传教育润民心解民忧护民安
推进全民健康数智化建设
持续优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
积极探索“数智思政”新场景新范式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1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领导干部学习笔谈

以高质量规划引领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

郑立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对市场监管领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统一市场监管执法,加强质量监管,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形成优质优价、良性竞争的市场秩序”。我们要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强化系统观念和全局思维,以高质量规划引领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展现担当作为。

  以优化质量基础设施供给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会提出,“加快建设质量强国”。质量基础设施贯通产业发展全链条,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深入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强化质量基础设施系统集成和融合运用,纵深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区(县、镇),开展关键质量技术协同攻关,强化质量品牌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在技术、质量、管理上协同创新。要深入实施标准创新工程,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力争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等领域掌握标准“话语权”。要深入实施计量强基工程,强化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加快破解关键计量问题,以“测得准”保障“造得精”。要加快培育千亿级检验检测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整体附加值和竞争力。

  以涵养市场创新生态催生新质生产力。全会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发创新活力的源泉。要强化前瞻性制度供给,进一步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高效运行重庆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聚集。要探索创新监管机制,及时建立新业态新领域监管规则、指南指引,完善“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等柔性治理机制,实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要加强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建立健全平台企业合规风险动态管理机制,依法查处各类侵夺中小企业发展空间、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以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服务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全会提出,“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市场监管部门在规范市场运行、畅通市场循环中承担着重要职责。要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强化公平竞争治理,加强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协同,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要强化川渝市场监管协作,推动实现市场准入、行政执法等制度规则“异地同标”,加强区域竞争状况评估,共建“信用成渝”。要优化改善消费环境,构建全链条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迭代涉民生领域问题监管处置机制,完善“银发经济”等服务业标准体系。

  以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全会提出,“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市场监管部门必须发挥好政府与市场间的纽带作用。要强化市场准入退出制度政策供给,迭代“渝悦易企办”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深化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改革,加强注册许可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建设。要推动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加强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和“名特优新”培育,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推行服务型执法,激活发展动能。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合格评定等规则制定,强化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主动服务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

  以增强市场监管领域安全韧性服务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全会提出,“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食品、药品、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方面,是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围绕事前“防”、靶向“管”、系统“治”,加快推动监管方式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警转变。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健全跨部门会商、联合执法机制,打造覆盖食品药品产、运、储、销全流程的综合监管场景。要健全特种设备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双预防机制,推进特种设备安全隐患“一件事”全链条整治。要深化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严格产品准入管理,全面加强网售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构建电动自行车等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以变革重塑监管能力服务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全会提出,“推进超大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以市场监管能力变革重塑服务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要求,切实提升民生领域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快构建放心舒心消费环境。要强化法治保障,加快推动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立法,深化行业监管与综合行政执法协同,探索建立市场监管执法经济影响评估机制。要强化信用监管,深化信用风险分类应用,健全失信惩戒、信用修复等全链条信用管理机制,构建“信用+执法”“信用+融资”等场景。要强化数智赋能,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场景,推动穿透式监管和风险识别预警,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打造“小切口”监管赋能场景。

  (作者系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 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