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释放出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强烈信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越往纵深推进,越要注重健全长效机制。我们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着力破解深层次、源头性问题,持续推动为基层减负长效化,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担当作为。
深化思想认识,把准为基层减负的“方向盘”。为基层减负是党中央一以贯之的明确要求和重要政治任务,必须首先在思想认识上筑牢根基、把准方向。一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把握减负工作的战略意义与历史脉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关键环节,常抓不懈、精准发力。从专门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确立“基层减负年”,到出台具有法规效力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务实举措层层深入,有力推动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使其能更专注于服务群众、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二要提高政治站位,明确持续深化减负的政治属性与时代价值。必须深刻认识到,为基层减负绝非一般性工作问题,而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引导各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实践,更是激励广大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关键举措。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坚持靶向发力,找准为基层减负的“切入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因复杂,涉及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利益格局等多个方面,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重点问题的解决带动整体工作的推进。一要着力整治文山会海反弹回潮问题。加强发文统筹管理,严格控制发文数量、规格和范围,坚决杜绝重复发文、过度发文。倡导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能不开的会坚决不开,能合并开的会坚决合并,能用视频会议召开的会就不线下集中开会。同时,改进文风会风,力戒空话套话,提倡清新朴实的文风会风,让文件和会议真正发挥指导工作、推动落实的作用。二要着力整治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问题。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严格控制总量和频次,科学设置指标体系,注重工作实绩,坚决纠正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等现象。大力推行“互联网+督查”,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督查检查考核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减少不必要的台账资料检查,让基层干部从“材料政绩”“痕迹管理”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放在抓工作落实上。
健全长效机制,筑牢为基层减负的“压舱石”。为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立足当前,解决好眼前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的土壤。一要建立健全清单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基层职责权限,梳理制定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职责清单,厘清不同层级、部门之间的职责边界,做到权责一致、边界清晰。二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树立正确的政绩导向,引导各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加大对工作实绩、民生改善、群众满意度等方面的考核权重,减少对过程性指标的考核。三要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加强对基层减负工作的监督检查,将其纳入巡视巡察、纪检监察、审计监督等重要内容,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和明察暗访,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强化责任追究,对落实为基层减负工作不力、导致问题反弹回潮的,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以严格的监督问责推动为基层减负工作落地见效。
(作者单位: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