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春树会长出新芽,吐出繁花。读书,就像是春树长出新芽。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年前的三月,我和单位一群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一合计,组建了青荷读书沙龙,提出“十个一”的小目标——每个月读完一本书,每季度完成一篇工作信息,每半年完成一篇理论文章……
读书无他,唯坚持尔。久了形成习惯,也就会舍弃了其他。对同事如此,对孩子如此,对自己也是如此。
环境塑造人,润物细无声。
一天,儿子准备邀请几位好哥们一起去看宫崎骏导演的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我问为何要看这部片子,他开始给我科普宫崎骏,说重庆的洪崖洞,号称中国版的“千与千寻”,而《千与千寻》正是宫崎骏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既然孩子感兴趣,作为家长唯有支持。又是一个周五,儿子塞给我一本《吉卜力的天才们》,一本介绍宫崎骏创建的吉卜力工作室的访谈录。那时我才知道,这就是那次看电影的衍生品——从电影到书,满满的,都是孩子阅读的“套路”。
还有一天,我向家人安利刚刚读过的《控糖革命》。这本书告诉我们,健康的关键是控糖,减重也是。控糖只需要三步:正确的吃饭顺序:蔬菜——肉——米面——水果;饭前喝一勺醋,最好是苹果醋;饭后散步20分钟。
原以为,我说了就过去了,但我太“单纯”了。孩子马上放下碗筷,去了厨房,切了苹果,做起了苹果醋,满满两大碗,屋子里顿时醋味袅袅。
一整晚,全家人都在品尝,品尝《控糖革命》带给家庭的涟漪。
作为重庆十大最美书香家庭,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读书?我的回答是——拓展认识的领域,攀上更高的山峰。
每个人一出生,都像一张白纸。后来,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并不相同。一开始,你觉得世界是一条线,从出生到死亡,一条不可逆的线。慢慢地,读书了,你发现世界像硬币,有两个面。再后来,你发现世界像三棱镜,是多元的。再深入读,你就会发现,世界是一个球体,是立体的。如果一直读,就会发现,宇宙是一个个星系组成的,有多个次元,有多个空间。有看得见的,有看不见的。读书,就是不断地扩展你的认知,不断地发掘自己的潜能。
读书亦如登山。如果你是站在南山之上,看到的只是字水宵灯,两江汇流。如果你是站在金佛山之上,看到的会是冰天雪地,玉树琼花。如果你是站在玉龙雪山之上,看到的会是一览众山小,江河如玉带。如果你是站在珠穆朗玛峰之上,看到的会是人间苍茫,宇宙无极。
胸有文章,境深界宽。你读过的书,都藏在你的气质里,言谈中。你读过的书,会一直滋养你,塑造你,让人生这棵树频频长出新芽。
(作者系首届全国检察新闻宣传文化人才库成员,重庆市十大最美书香家庭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