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初步形成便捷超充生态2月份我国CPI同比下降0.7%重庆等地全部实现生育津贴发放至个人为企业“造太阳”,节约电费200多万元保险业务机构地址变更公告培育特色党建品牌 助推立德树人走深走实携手高校名院 书写健康新篇
第007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初步形成便捷超充生态
2月份我国CPI同比下降0.7%
重庆等地全部实现生育津贴发放至个人
为企业“造太阳”,节约电费200多万元
保险业务机构地址变更公告
培育特色党建品牌 助推立德树人走深走实
携手高校名院 书写健康新篇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3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初步形成便捷超充生态
充换电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新能源车主不再“里程焦虑”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佘振芳 见习记者 侯月

  “以前开车上高速最怕电量告急,现在服务区的超充桩比加油枪还多!”3月4日,新能源车主李先生边给车辆充电边感慨。这位开了5年新能源车的“老司机”,亲历了重庆充电网络从“里程焦虑”到“充电自由”的蜕变。

  重庆便捷超充生态初步成形的背后,离不开市属国企合力助推重庆打造便捷超充之城。

  “绿能体系”投建超快充站260座

  2024年3月,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便捷超充行动计划(2024—2025年)》,明确提出构建以超充为主体、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助力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为加快全市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市地产集团及所属重庆绿色能源公司与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重庆物流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资合作,共同打造“绿能体系”。

  2024年,“绿能体系”共投建超快充站260座,初步形成规模效应,实现全市范围内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全面覆盖和多场景服务能力。

  打造3类产品满足多元化充电需求

  为满足网约车司机、新能源车主及广大市民对充电补能和休闲消费的需求,绿色能源公司打造了绿能低碳中心、智能超充示范站、智能超充标准站3类产品。今年1月,“绿能体系”运营场站月充电量达到1753.2万度,约占全市所有公共充电站充电量的22%。

  高速公路领域,市属国企加大投资力度。截至2024年底,重庆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建成232座充电站、1205把充电枪,服务区充电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其中超充站142座、超充枪248把,超充站覆盖率达54%。目前,高速路充换电网络已覆盖成渝沿线、重庆一小时经济圈、两小时内城际通勤等主要交通干线,有效支撑新能源汽车跨城、长途出行需求。

  公共交通领域,为加快推动新能源公交及出租车普及,市属国企大力推进公交场站充换电设施建设。截至2024年底,已通过合作和自建实施公交超充站11个,V2G示范站17个,在19个公交站场建设420个充电桩。

  物流运输领域,市属国企依托物流枢纽、铁路场站、港区码头等,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在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巴南区远志达物流园区等各大园区投建新能源基础充换电设施。其中,截至2024年底物流绿能公司共有49座充电站,567个充电桩服务于公路交通系统。

  推动川渝充换电基础设施一张网

  2024年8月,由绿色能源公司打造的重庆市统一充换电公众服务入口“渝易充”App上线,具有找桩、查价、扫码充电等功能。截至目前已接入全市4600余座充换电站,其中超充站1350座,广泛覆盖各主要交通节点。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充电设施互联互通,跨省充电已成常态。今年2月,绿色能源公司与四川蜀道集团旗下蜀道新能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渝易充”App与“蜀道畅充”正式实现互联互通,通过打破数据壁垒、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川渝充换电基础设施一张网的建设,形成更具规模效应和服务优势的充换电网络。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展区域合作,加强跨区资源共享,不断完善充换电网络布局,推动川渝两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充换电服务等多个领域的深度协同。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