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 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以“四个聚焦”推动新时代高校人才工作走深走实深化“双网格”改革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用“三全育人”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模式
第016版:思想周刊·知行
上一版 下一版 
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 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以“四个聚焦”推动新时代高校人才工作走深走实
深化“双网格”改革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用“三全育人”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模式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1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领导干部学习笔谈

以“四个聚焦”推动新时代高校人才工作走深走实

刘骁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枢纽,要聚焦人才工作的核心要义,以高质量教育培养人才,以高水平人才服务科技创新,在教育强市建设中彰显更大作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教育力量。

  聚焦政治引领,是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之本。在前进道路上,全党必须牢牢把握的首要原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高校人才工作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方向不变、重心不移、靶心不散,才能形成推动人才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坚持以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铸魂强师,强化思想引领、价值认同和实践导向,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落实各级党组织在人才工作中的主体责任,科学制定人才梯队建设方案、人才发展规划,引领学科专业发展。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工作体系,切实与人才交朋友,为人才解难题、谋发展。组织人才参与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和重要决策,发挥人才在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智库作用。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才评价的第一标准,构建“思想引领、榜样示范、底线约束”三位一体的人才评价体系,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营造潜心育人的教学氛围、鼓足奋发有为的科研劲头。

  聚焦自主培养,是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之基。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引育并举”,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形成人才集聚效应,才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高校人才自主培养要主动融入重庆“416”科技创新布局,服务“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按照企业出题、高校答卷,在科技创新向产业转化实践中铸就人才。完善校企人才共引共育制度,发挥高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以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在合作攻关中培养人才。“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注重给予青年人才更多信任和支持,加强职业初期支持,探索预聘制职称制度。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才育才”,打造高水平人才发展平台,以团队培养人才,以人才支撑团队,做到人才贯通培养、梯次培育。探索数字化、智能化“人才画像”,实现人才精准培养和人才支持的精准供给。

  聚焦体制机制改革,是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之要。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保障。探索高校“校—院—团队”三级人才引育责任体系,以人才布局确定资源配置,引领学科发展。在评价机制上进一步“放开”,聚焦“破五唯”“立新标”,构建“分类管理、科学评价、全面发展、人尽其才”的评价体系。在管理机制上进一步“放权”,深化人才管理服务机制,形成齐抓共建的服务格局。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探索更为灵活、开放、有效的人才项目经费管理制度,赋予人才更大的经费支配权、资源调配权。在激励机制上进一步“放活”,持续探索人才激励机制,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环境,支持领军人才挂帅出征,青年人才挑梁担纲,激励人才心无旁骛做学问、搞研究,产出有创新价值和实际贡献的成果。在国际合作上进一步“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建立海外人才集聚平台,丰富多种海外引智形式,鼓励人才主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和科技创新,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聚焦优化发展生态,是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之道。“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高校要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发挥各级党组织在识才、爱才、育才中的核心作用,坚持全球视野、紧盯世界标准,打造一流平台,开创“广纳英才”的人才汇聚格局,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制度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构建“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人才发展生态,让人才安心工作、潜心科研、用心育人,当好人才的贴心“服务员”,在子女入学、就医、住房等方面提供保障。注重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的有效结合,让人才在宽松的环境中施展才华、实现价值,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优化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大先进典型选树,推动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坚持用平台吸引人、用事业发展人、用待遇留住人、用环境感化人,让人才有足够的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逐渐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作者系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