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建设数字赋能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以构建“大科普发展格局”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深入开展国家文化安全教育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第010版:思想周刊·知行
上一版 下一版 
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建设
数字赋能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
以构建“大科普发展格局”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深入开展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思践悟

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兰海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也强调,重庆、四川两地要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成渝地区职业教育承担着构建区域急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是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进一步促进成渝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优化升级之间的联动,亟需重构资源互通、优势互补的协作体系,形成职业教育的聚集效应和资源优势,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持。

  优化运行机制,打通协同发展政策壁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实施以来,两地在教育领域的协同发展显现出活跃态势。组建成渝两地职业教育协调小组,统筹规划成渝地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方向和政策,从而更好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打造具有显著辨识度的协作成果。在成渝毗邻地区,应创新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制度。以国家级产业园区为基础,分级分类组建多跨协同的联合体或共同体,联合培养急需人才,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应统筹财政、科技、经信、教育等部门的资源,特别是在“放管服”改革、跨区域联合人才培养、校区扩建用地以及生均经费支持等方面创新工作制度。借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经验,在职业教育资源布局上,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引导优势职业教育资源向双城经济圈中部区域拓展办学,促进中部区域职业教育薄弱地区快速发展。此外,应探索成渝两地职业教育与应用本科的贯通培养,创新开展职教“中高本硕”贯通培养项目,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力争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试点区域。

  激发改革活力,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两地的职业院校已牵头组建了多个协作联盟。基于“产业急需、供需适配”的原则,应强化关键教学要素,以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改革,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优质教材及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集中培育“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需求,开展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评议,对同质化严重且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专业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淘汰,确保专业设置紧密围绕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及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集群,以及四川23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1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相关发展,提升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允许成渝两地之间的师资自由流动,由各用人单位自主聘任。此外,两地职业院校应主动联合重点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搭建博士后科研创新工作平台,组织开展科研协同创新,并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及成果转化等项目,以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

  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新路径。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对标国家产教融合政策,打破人力资源、税务、工商等部门的制度壁垒,制定更加灵活便利的产教融合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看得见、拿得到”的税收、财政和用地等方面的支持与优惠,推动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需搭建有效的合作平台,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探索新型股份制与混合所有制的职业教育国家级示范样板。应激励并引导企业参与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推动行业龙头企业与职业院校、应用本科院校联合开展技术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支持校企共建现场工程师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培养产业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推行职业院校博士、教授担任企业科技副总的工作机制,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与转化,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邀请企业高级工程师参与制定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方案,高薪聘请企业专业人才兼职任教,推广“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的培养模式,实现专业与岗位的精准对接和匹配。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