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以高质量科技供给赋能超大城市水污染系统防治进一步完善区域协同立法运行与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以教促产以产助教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
第011版:思想周刊·策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以高质量科技供给赋能超大城市水污染系统防治
进一步完善区域协同立法运行与保障机制
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
以教促产以产助教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1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决策谏言

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

郭忠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红色文化资源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高校可以让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让大学生感受革命先辈们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使大学生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堂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思政课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主阵地,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课教师是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一大批传承红色文化的优秀教师。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其中所蕴含的育人价值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素材。打造精品红色课程、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讲好红色故事,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需要思政课教师在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红色文化资源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需求,将红色文化资源精准融入课堂教学。把好故事与好思想相结合,以事化人、以情感人,通过声情并茂地讲授,使“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像“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一样,让红色文化被大学生“自然而然吸收”,既可以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还能够在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同时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

  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社会实践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实践育人工作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促进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是拓宽实践路径、创新实践形式、扩展实践场域的有力抓手。打造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基地,深化与文旅部门协同合作,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当地红色革命遗址、名人故居、红色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开展实践教学。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红色文艺演出等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打造“行走的红色文化教育课堂”,推动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有机融合,让红色文化资源可观、可触、可感,提升育人实效。

  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是培育时代新人的有力支撑。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三全育人”的基础,红色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想支撑和动力源泉。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将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信仰、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高校需要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和历史文化,深入挖掘校史中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宣传长廊。加强校史馆、陈列馆、革命纪念馆建设,开展红色文化学术活动,邀请专家开展红色文化主题讲座,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浸润,启智润心,引导他们争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

  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网络空间是培育时代新人的现实需求。红色文化,因创新表达而鲜活生动,因活化利用而历久弥新。在百花齐放的全媒体时代,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方式以及对自我和社会关系的认知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应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大胆改革创新,拓展育人空间,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优势,将微信、微博、QQ、抖音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交平台打造成为弘扬红色文化和传承红色基因的前沿阵地。此外,元宇宙作为一个融合虚拟与现实、打破物理世界限制的复杂数字生态系统,以全真沉浸式体验、虚实融合场景塑造等技术优势,使学习者能获得学习实在感,达到“心—身—境”一体化深度融合。伴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的发展,将极大拓展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空间和阵地。高校可以尝试把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元宇宙场景,将更易凝聚个体的思想共识与价值认同,达到“走心”的育人效果。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