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提升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改革的系统性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从四个方面着力加快探索文化科技融合机制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机制持续深化审判权和执行权分离改革
第010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切实提升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改革的系统性
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从四个方面着力加快探索文化科技融合机制
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机制
持续深化审判权和执行权分离改革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9 月 0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袁伟 张娟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强市的关键举措。如何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重庆日报推出策划专题,以飨读者。

  ——编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文化是凝心聚力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要精准匹配文化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持续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需求。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供给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最深层次的要素。一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供给的基本内涵。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创作质量,积极构建健康的文化生态和活跃的文化环境相辅相成的生动情景。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供给的制度化建设。依法依规进一步建立健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相关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常态化。三要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供给的民族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根脉。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方法论,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重庆要持续创新文艺创作全周期联动协调机制,实施“渝韵”等系列计划,打造“彰显时代气息、体现巴渝特色、展现新重庆新气象”的文化艺术产品。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供给方式。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是提高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的重要保障。一要加快建立有利于优质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不断涌现的体制机制。深化文化领域国资国企改革、完善文艺院团建设发展机制需要切实保证其政治和文化属性,着眼“双效统一”,着力建立健全有文化特色的现代管理制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二要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人才是第一资源,培育优秀文化人才队伍,要健全符合文化领域特点、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机制,鼓励联合培养跨学科文化人才,努力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文化人才队伍。三要探索科技赋能新型文化业态融合机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扩大优质文化供给,要围绕文化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加快与科技、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新型文化业态,探索具有数字科技显著特征的智慧旅游产品发展新路子。

  完善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供给体系。系统长效的城乡文化发展机制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一要优化城乡和区域文化资源配置。各地区应因地制宜调配文化资源,健全城乡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的多元主体协同管理机制,完善城乡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的多元投入保障和联动激励机制,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体化发展。二要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以城乡和区域文化资源统筹配置为抓手,增加基层优秀文化服务与产品供给,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健全城乡均衡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送文化”与“种文化”有机结合,增强城乡基层文化建设自我发展、自我服务功能。三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健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为抓手,深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创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

  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供给模式。发挥社会力量和专业队伍的作用是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公共文化供给模式的重要内容。一要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配套体系。进一步细化实化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准入、退出标准和考核、激励规则。乡镇地区要着重发挥乡贤能人群体的作用,最大程度增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在市场要素体系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二要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完善志愿者准入、管理、激励、退出等机制,加强文化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建立文化志愿者星级认证制度,实施城乡示范性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活动。三要创新对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引导、组织和扶持机制。在发挥政府监管作用的前提下,尊重群众的自主创造性和多样化需求,对群众自发组织的积极向上、效果良好的文化活动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扶持,吸引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更加主动、自愿地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