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成渝科创走廊建设发挥区位优势筑牢西部地区生态安全屏障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中推动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
第012版:思想周刊·智库
上一版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成渝科创走廊建设
发挥区位优势筑牢西部地区生态安全屏障
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在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中推动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7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资政参考

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吴珍妮 梅玫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形成以教育为根基、科技为动力、人才为核心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布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要准确把握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相互关系,加强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以高等教育引领创新人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应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一是优化教育体系,对接产业需求。在“四新”建设背景下,高校应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体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开创诸如“机械+商业+医学”的多学科融合的理论课程体系、“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纳米技术”的多新兴技术融合的实验课程体系,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二是更新教学内容,紧跟科技前沿。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紧跟产业发展动态,引入最新科技成果和企业案例,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和课件内容,确保学生对前沿知识的掌握,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是革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传统以教师“教”为主的理论知识讲授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应转向以学生“学”为主的知识建构教学模式。要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案例教学法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是丰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需求。高校应进一步加快并落实数字化教材建设,革新教材呈现形式、创新教学场景、丰富数字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应用的沉浸式数字化学习体验空间和可视化学习评估,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有效提升学习质量。

  以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一是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助力产业迭代升级。构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四位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创新资源、科技成果的整合、共享,共同开展科技攻关项目,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和卡脖子技术。二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应进一步深入合作,建立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形成从技术开发到市场推广的全链条支撑体系,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加强科研活动与产业需求的对接,科研项目的立项应充分考虑市场应用前景和产业化路径,充分发挥科技成果的市场化效能。三是完善专项资金支持政策,助力科技成果落地。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对初创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项资金支持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迅速落地。

  以人才引育筑牢发展智力支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是战略性支撑。要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一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构建多层次人才梯队。推动高校和企业实施联合培养项目,合作设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展创新思维训练和实践项目,实现“学校教学+企业实训”双路径培养,联合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应用能力、社会竞争力的现代高素质人才,保障人才在科技创新应用领域中的领先优势。二是强化人才引进机制,打造全球人才高地。加快形成“政府+企业”的“柔性引才”模式,通过短期聘用、合作研究、兼职等多元形式,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打破地域和体制限制,建立国内外专家库,在提升人才队伍整体质量的同时,带来新的合作机会和发展前景。建立健全国际化人才交流平台,推动技术和知识的充分交流与合作,制定灵活的工作签证政策,简化高端人才来华工作手续,提升全球人才吸引力。三是健全创新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应协同优化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制定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职业发展晋升通道,充分满足各方需求,构筑人才竞争优势,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