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钙片时你有没有发现,有几块钱一瓶的,也有几百块钱一瓶的。这些钙片的价格相差这么大,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到底买哪种好?价格昂贵的钙片是“智商税”吗?
我们在超市、药店或者网上可以看到成分各种各样的钙片,无论包装多么炫酷,其实都只有三类:有机钙、无机钙、螯合钙。
无机钙主要包括碳酸钙、氯化钙和磷酸钙等。无机钙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宜,而且含钙量高,但是它的消化需要消耗大量的胃酸。所以胃功能不太好、有胃病或者长期胃酸的人服用后会有恶心和不适的反应。
有机钙包括柠檬酸钙、醋酸钙、乳酸钙,还有葡萄糖酸钙、枸橼酸钙等。有机钙的吸收不需要胃酸的参与,虽然含量不如无机钙,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螯合是一种生产技术,氨基酸螯合钙,则是指每两个氨基酸分子与一个钙离子通过螯合技术,将其螯合在一起,这样做能提高矿物质的吸收利用率,其特点是重量轻、易溶解、易吸收。
钙片的钙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有些高价钙片会说自己“钙含量高,补钙效果更好”,如每粒含钙600毫克。但其实,钙片的钙含量越高,吸收率反而可能下降。
补充剂的吸收率在钙含量500毫克或以下时最高。钙含量在300毫克时,人体可以吸收约36%,钙含量在1000毫克时,人体仅可以吸收约28%。
另一方面,钙片吃多了反而有害。过量补钙不仅可能导致肌力松弛、便秘、恶心等不适,还会干扰锌、铁吸收,造成锌和铁的缺乏。过量摄入钙还会出现高钙血症、高钙尿症,导致肾结石、血管钙化,甚至引发肾衰竭等。
不管是便宜还是高价的钙片,它们的核心成分是一样的,对补钙的效果也没有明显区别。大家在选择钙片的时候,并不用太在意它的化学形式。
整体来说,人体对钙的吸收率会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因此通常情况下,选择普通钙片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