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灯灯)近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举办预防肿瘤科普活动,希望提升公众对淋巴瘤的认知与重视,做到早识别、及时就医与规范诊疗。
作为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之一,淋巴瘤目前发病率在10万分之6.8左右,全球每年约有35万新发病例,死亡人数超过20万,发病人数年增长约7.5%,是全球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大约平均每6分钟,就有一名新淋巴瘤患者出现。
“首先还是和人口老龄化有关系,我们活得越久,得肿瘤的机会就越多;另外和对癌症的防治越来越重视也有关系,以及和我们的检出率更高也有关系。”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刘耀说。
据他介绍,淋巴瘤早期症状非常不典型,大约60%的淋巴瘤患者首发症状是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如果侵犯鼻咽部、呼吸道、胃肠道等结外器官会引起相应器官受损,可能出现腹痛、腹胀、骨痛、皮肤瘙痒、头痛等症状。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这些非典型症状很容易被误诊或漏诊。
“比如说,淋巴突然长了包,或者不明原因地出现乏力、盗汗、体重下降,这些情况下如果不考虑其他疾病的话,就有淋巴瘤的可能。”刘耀表示。
目前,淋巴瘤的发病原因还不明确,其中感染、免疫缺陷、遗传因素、放射等都可能是潜在致病因素。
化学因素:如烷化剂、芳香胺、多环芳烃等与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有关。
物理因素:辐射,尤其是高剂量辐射可促进淋巴瘤的发病。
病毒感染:如EB病毒、逆转录病毒、肝炎病毒等感染可使淋巴瘤的发病率增加。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主要是遗传易感性。这样的人在接触到同样的致癌因素后,更容易患淋巴瘤。
免疫缺陷:淋巴瘤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免疫缺陷是恶性淋巴瘤的重要病因。因为免疫缺陷患者对入侵病毒的抵抗力较低,容易被感染。
淋巴瘤并非不治之症,反而是最有可能治愈的疾病之一,其中霍奇金淋巴瘤被认为是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
“部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通过正规治疗也可得到治愈。即使是不可治愈的淋巴瘤,在有效、规范的治疗下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刘耀提醒,当出现相应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有助于早诊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