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高发!如何有效预防?保护好半月板 小心提前“报废”沙坪坝区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医生提醒:如遇蜂蜇应及时就医重医附属大学城医院成功开展首例复杂髂股动脉闭塞症肢体缺血患者介入开通手术淋巴瘤发病率增长最快 专家:这种情况应及时就诊“慧眼识音”守护群众健康洗杨梅掉色是因为加了染色剂?
第07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红眼病”高发!如何有效预防?
保护好半月板 小心提前“报废”
沙坪坝区开展大型义诊活动
医生提醒:如遇蜂蜇应及时就医
重医附属大学城医院成功开展首例复杂髂股动脉闭塞症肢体缺血患者介入开通手术
淋巴瘤发病率增长最快 专家:这种情况应及时就诊
“慧眼识音”守护群众健康
洗杨梅掉色是因为加了染色剂?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9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蜂类进入活跃期
医生提醒:如遇蜂蜇应及时就医

  本报讯 (通讯员 于涛)近段时间,蜂类进入繁殖的活跃期,也是被蜂蜇伤的高发期。8月以来,重庆市中医院急诊科已接诊35例蜂蜇伤患者,其中一例因病情严重还住进ICU抢救。

  重庆市中医院急诊科ICU主任罗真春介绍,马蜂的毒性较普通蜜蜂大,加上这位患者在蜇伤后快速发生了过敏性休克等原因,导致这名男性患者被马蜂蜇伤后病情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我国常见的蜇人蜂有蜜蜂、马蜂等,蜂的尾针刺破人体皮肤后,能释放毒素,引起中毒。

  被蜂类蜇伤后,伤口处可能出现红肿、剧痛、瘙痒,蜂刺部位可发生坏死、化脓等症状。如果出现全身中毒,则可能出现发热、全身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过敏反应是蜇伤后最早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可能出现如皮肤荨麻疹、喉部水肿、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茶色尿等,严重者还会出现血压下降,发生过敏性休克,病情危重者可致严重肝衰、肾衰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罗真春提醒,日常生活中,预防蜂蜇伤要做到“一要三不要”。

  一要:林区或夏秋季野外出游时要戴帽穿浅色如白色、卡其色长袖,保护好头面部及四肢裸露在外的部位,避免蜇咬;

  一不要:外出游玩不要接触蜂类,比如追逐、拍打蜂类、捅马蜂窝等;

  二不要:蜂类出没地不要穿着色彩鲜艳或深色衣物,如黑色,避免涂抹香水,保管好含糖类食物;

  三不要:遇到蜂类时,不要东奔西跑,应保持静止抱头蹲下,用衣物遮挡裸露在外的皮肤特别是头颈部,待蜂飞走后再离开。

  如果不慎被蜂类蜇伤,可以这样进行急救。

  第一步:挑刺。仔细观察有无残留的毒刺,尽可能拔出毒刺,可使用镊子等工具轻压蜇伤附近的皮肤,使毒针充分暴露,拔出即可,但切忌过度挤压伤口,避免毒素扩散。

  第二步:冲洗。对蜇伤处进行针对性冲洗,如果是被马蜂蜇伤,其毒液呈碱性,要用酸性溶液进行冲洗,例如食醋、醋酸等;如果是被蜜蜂蜇伤,其毒液呈酸性,要用碱性溶液进行冲洗,例如肥皂水、小苏打水等;如果不能分辨是被哪种蜂类蜇伤,就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

  第三步:尽快送医。若局部损害如蜇伤处红肿痒痛,请尽快就医治疗,切勿等到出现严重反应后再就诊,耽误病情;如果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头晕、头痛等,请立即前往就近医院急诊科就医,减少运动减慢毒素入血速度,务必请家人、同事或周围群众陪同,避免就医途中出现过敏性休克等意外情况。

  最后,为了让急救医生更快了解蜂类情况,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蜂类尸体带往医院交于医生。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