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第三届科普讲解大赛落幕你经历过“诱饵效应”吗江北区开展涉邪工作教育转化专题培训会渝北区青少年科普科创云课堂开课黔江区第六届微型党课走进区群团组织合川区社区气象科普专家宣讲团助力提升居民防灾避险能力
第10版:科技服务·科普
上一版 下一版  
沙坪坝区第三届科普讲解大赛落幕
你经历过“诱饵效应”吗
江北区开展涉邪工作教育转化专题培训会
渝北区青少年科普科创云课堂开课
黔江区第六届微型党课走进区群团组织
合川区社区气象科普专家宣讲团助力提升居民防灾避险能力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7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普中国

你经历过“诱饵效应”吗

余裕

  很多人看电影时都会买爆米花,小杯12.8元,中杯17.8元,大杯19.8元,中杯的价格只比大杯少一点,但是分量却差了一大截,于是很多人选择了大杯。为什么在面对中杯和大杯时,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大杯呢?这其实和“诱饵效应”有关。

  什么是“诱饵效应”

  “诱饵效应”是指人们对两个不相上下的选项进行选择时,因为第三个新选项(诱饵)的加入,会使某个旧选项显得更有吸引力。被诱饵帮助的选项通常称为目标,而另一选项则被称为竞争者。

  关于“诱饵效应”其中一个经典的案例是《经济学人》杂志的订阅定价实验。《经济学人》杂志曾刊登过一则广告:订阅电子版价格是59美元/年,订阅印刷版是125美元/年,订阅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价格是125美元/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试验中,100位学生中有16人选择了电子版,84人选择了套餐组合,0人选择印刷版。

  在这个案例中,你可能不知道59美元的电子版是否优于125美元的印刷版,但你肯定知道125美元的印刷加电子版套餐优于125美元的印刷版。

  在单订电子版和单订印刷版之间做选择可能有些费脑筋。于是《经济学人》杂志的营销人员给了我们一个不费脑筋的选择: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在这个案例中,只是增加了一个看上去毫无优势的选项,结果却产生了巨大差别。很多营销人员会抛出一些诱人的“饵”,从而引导消费者做出“正中商家下怀”的决策。

  “诱饵效应”为什么有用

  诱饵效应靠的是消费者的比较心理。该效应最简单的应用就是,每次消费者把商品的价格与参考价相比,又或者在看到某样商品有促销活动时促销力度的比较。

  正如曼昆提出的经济学原理中的“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诱饵效应”主要利用的是消费者乐于对比来找到更实惠的商品的心理。在比原来选项稍差几分的诱饵选项出现之后,“明眼人”一加辨别就会发现之前选项的绝对优势,在物美、价廉或者两者兼得的认知下,快速选择了刚刚还在犹豫的目标选项。简而言之,正是目标与诱饵之间明显的优劣对比,促成了销售者对这一效应运用的屡试不爽。

  有研究指出,诱饵能够改变消费者的偏好,是因为当只有两个同等吸引力的选项时,消费者不易从两者中选择一个,但因加入诱饵后使目标选项的优势属性受到较多关注,提升该优势属性在决策过程中所占比重,进而改变选择结果。

  怎么控制非理性消费心理

  就算认清了商家的套路,我们又应该怎样避免被“诱”惑呢?非理性的消费行为源于非理性的消费心理,那要怎么抑制非理性的消费心理呢?

  首先,做好心理预案。购物之前在心中做好规划,列好购物清单,确定自己需要购买什么。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购物目标更清晰,降低消费者受“诱饵效应”蛊惑而购买其他自己不需要产品的可能。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购物欲,也可以适当采取强制性的办法,比如严格控制钱包中现金的数额,短途采购不携带信用卡等现金以外的付款工具。这些都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恪守预案,即便受诱惑,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次,反复询问验证。商家的促销十分实惠,这时你可以反复询问自己“我是否需要这个商品”“是不是今天非买不可”“这个商品买回家后要用在哪里”“我是否还会遇到更便宜更实用的同类商品”,多做几次类似的心理问答,你也许就能克服非理性的消费心理。

  最后,选择恰当时机购物。研究表明,清晨是人最清醒、最能遵从自己内心想法的时间段。在刚醒来时进行购物,运用客观条件来促使自己更加理智地进行购物。

  总而言之,时刻警惕“诱饵效应”,了解其成因和危害,多加思考,积极预防,才能不被“诱饵效应”忽悠,守住自己的钱包。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