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中国百年电影史的见证者和耕耘者,走了。
2022年5月9日4点08分,一朵绽放银幕80多年的艺术之花,凋谢在初夏的凌晨。今年1月31日度过百岁生日的著名演员、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人民艺术家”等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秦怡,走完整整一百年光影人生路,静静谢幕。
我没有面见过秦怡,却又见过她很多面。
艺术之树长青。一个优秀的演员离世,她扮演的角色却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电影《遥远的爱》里脱胎换骨的进步女性余珍,《铁道游击队》里机智勇敢的芳林嫂,《马兰花开》里性格坚毅的铲运机工人马兰,《女篮5号》中饱受苦难却依旧乐观的林洁,《青春之歌》中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林红……从影80年,她为观众奉献了一组个性鲜明的经典女性形象。
她是表演艺术界公认的不老女神:2017年,95岁高龄的秦怡还参演了陈凯歌执导的古装电影《妖猫传》,扮演一位曾见证唐王朝跌宕命运的老嬷嬷;2019年,已经97岁的秦怡在华东医院疗养期间参演了公益电影《一切如你》。镜头里,秦怡为老伴做好了饭,焦急地等在病房外,虽然有些消瘦,但满头银丝,白净皮肤,时尚的红唇,再配上一副金丝边眼镜,照样精神奕奕,光彩照人……她用鲜活的艺术形象,打败了时间,留住了青春。
秦怡是上海人,也不是演员出身,却在重庆走上了中国影坛。
从上海到重庆,秦怡的青春之旅张扬着那个年代进步青年的热血与叛逆。
1938年,16岁的秦怡偷偷和一个同学买了船票,准备先到武汉去找同学的亲戚,让亲戚送她们到前线。后几经辗转,她逃到武汉,上了一艘开往重庆的大船。于是,一生的命运转折出现了。
秦怡生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自己走上电影之路纯属偶然。她投靠的“青年会”大姐姐经常带她去看戏,不经意间认识了史东山、应云卫、陈天国等几位电影名家,他们也在不经意间发现了秦怡的独特气质和端庄容貌。就这样,秦怡进入了当时在重庆的中国电影制片厂,成了见习演员,陆续参演了电影《保家乡》和《好丈夫》,就此走上电影之路。
1941年,19岁的秦怡离开了中国电影制片厂,加入了党领导下的革命文艺团体中华剧艺社,主演开锣大戏《大地回春》,轰动重庆,连演22场,场场爆满。之后,邀请她演出的剧目接踵而至。她还参演了郭沫若的新编历史剧《屈原》,由于该剧明显的进步倾向,在重庆上演时受到反动派阻扰,北碚区主政的爱国人士卢子英就特邀该剧到北碚公演,上演后好评如潮。《新华日报》曾这样记载:“《屈原》在此连演五日,场场客满,卖票时摩肩接踵,拥挤之状一如重庆‘国泰’门前。”
北碚文化馆馆长董进波回忆,十几年前,北碚区有一场抗战文化的大型演出,曾向秦怡发出邀请,秦怡也满口答应,后来却因儿子的病情恶化,遗憾没能成行。
鲜为人知的是,除了电影和戏剧,秦怡在重庆还与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颇为戏剧性的是,刚开始时,秦怡曾和周恩来同桌吃饭,却不知道他是谁。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你是这样的人——回忆周恩来口述实录》一书记载:
1941年的一天,秦怡19岁时,到朋友家中吃饭,偶遇一位气度不凡又和蔼亲切的中年男子,问她现在是在工作还是学习,她说在做实习演员,有时也唱唱歌,没有什么大的意思,混混而已。男子又问她唱些什么歌,她答抗战歌曲。闻言,男子马上提高声音说道:那还是“混混啊”,你想千千万万的民众在你们歌声的鼓舞下走上前线,这工作多么重要啊!秦怡点头称是。回家以后想到,是怎样的人能说出这样的话?她跑去问朋友,朋友告知那是周恩来同志。正是从那一天起,秦怡对周恩来同志充满了由衷的敬意和爱戴。
自此,“文艺工作必须是于国家与人民有益的”,成为秦怡的毕生信念。
同一本书里记载,1942年夏天,秦怡在北碚演出时,甲状腺病发,长了一个瘤子,住进歌乐山医院,准备做手术。周恩来也因病住在这家医院,从医生口里得知秦怡住在这里,就委托邓颖超前来看望。秦怡在口述实录中这样回忆:
邓大姐说:“怎么样啊,你不要着急,不要老是急着要出去演戏,不要看着眼前。恩来他自己要来,可不能来,他现在在病床上,所以他让我来跟你说,一个演员生命长得很哪!你别在这个时候想着演戏。想着演戏,就不想开刀了啊,看得仔细一点,查得好好的,等身体养好了,你将来演的戏不知道可以演多少。”
秦怡说,周恩来同志的一席话简直就是精神的药,是任何东西不能取代的。
“我很快就好了,瘤子就不大长了,暂时不要开刀了。周总理、邓大姐又来看我一次,我就出院了。这也是一件我永生难忘的事情。”
短短几年的重庆生活,令秦怡终生难忘。
和其他众多抗战时期的爱国艺术家一样,秦怡闪耀在重庆的青春印记,也应该被我们珍视。
斯人远去,音容永存。
因为她,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里,多了一抹不老的艺术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