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打来电话:“惠儿,你们啥时候回来团年?我做了你最喜欢吃的豆腐乳,床也铺好了,早点回来哈!”
母亲年逾八旬,住在百里外的妹妹家,就盼着一家人团聚,过一个闹热年。本打算年三十去妹妹家与母亲一起过年的,但疫情当前,我们决定取消原计划。
“妈,您看新闻没有?很多地方都倡导就地过年,您看咋办?”我不忍心直接拒绝母亲。
“这样啊?我晓得那个病毒传播很厉害。唉,那你们就别回来了,等疫情过了再说吧。”听得出母亲的声音里有些许失落。
母亲虽没啥文化,却如此通情达理,我心里稍感欣慰。
昨天去菜市场买菜,在平时经常光顾的王大姐的摊位,准备买点莲藕炖汤。她戴着大口罩,正拿着手机与人视频聊天。王大姐是附近村里的农民,大儿子在新疆打工,小女儿还在读高中。前几天,王大姐还高兴地对我说,大儿子要带女朋友回家过年,她已经置办了很多年货,还给未来的儿媳妇准备了大红包。
“你们就留在新疆过年了啊?那好吧,我给你们寄点香肠腊肉,等疫情稳定了,早点把儿媳妇带回家哈。”
王大姐关掉手机,眼圈有些发红,对我说:“不回就不回吧,万一路途上遭传染起病,这年也是过不好的。”
买好菜付过钱,王大姐开始收摊。“这还不到中午,你咋就收摊了呢?”我问。
“我得回趟家,赶紧把香肠腊肉给娃儿寄去。虽说不能回家过年,也要让他一样可以吃到家乡的味道。”王大姐风风火火离开。
提着菜往家走,突然接到邮局快递员的电话:“徐老师,你有两张汇款单,方便来拿吗?”
我加快脚步来到小区门口,一个年轻小伙子,穿着工作服,戴着口罩,只看见露在外面的一双眼睛。
“你们也快放假了吧?”我问。“我老家是河南的,不是倡导就地过年吗?今年就不回去了。”他笑答。
“是啊,这疫情真够闹心的,让很多人都不能回家过年。”“没事的,公司领导为大家准备了年夜饭,让我们不回家也能过个温暖的年。等疫情过去,再回家团圆。”他发动车子,消失在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