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清明忆二叔,人间美景您可知《村童雨中牧》家的回归老耿师傅
第008版:两江潮副刊
上一版   
庚子清明忆
二叔,人间美景您可知
《村童雨中牧》
家的回归
老耿师傅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4 月 0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耿师傅

徐文峰

  庚子年惊蛰刚过,老耿师傅像冬眠的小动物一样,探出头,伸下腰,弓着背,忙着擦洗他的“行头把子”——数字电影放映机、银幕、铝皮箱。兴许是热着了,他挥舞着大手,大把大把地抹着汗。

  年龄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老耿师傅,中等个子,微胖,戴着600度近视眼镜。瞥见我来了,他脸上堆起真诚的笑,拍着放映机器对我说:“现在,就等单位一声令下。”

  老耿师傅的一生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他从17岁参加工作开始,一直就在小城电影公司上班,捣鼓电影机器和放电影是他的本行,同时,他还学会了电工技术、电脑操作。之后,他担任电影公司副经理,直到本世纪初公司改制解体。

  老耿师傅放弃了很多赚钱的机会,不久又应聘到文化馆上班并兼任惠民电影放映队队长。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他仍然乐在其中。

  “这都是一个缘字。”老耿师傅说这话时,我就想赠送他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为了惠民电影“事业”,老耿师傅骑着他那破旧的“摩托奔驰”,时而爬山涉水放映爱国主义电影,时而入村进院放映种植养殖影片。

  这类“坝坝电影”,都是万家灯火时放映,不分寒来暑往,要忍得住饥渴,更要耐得住蚊虫叮咬。完成任务后,老耿师傅总是顶着满天星斗,在鸦默雀静之时,蹑手蹑脚回到家中,生怕吵醒了老婆和孩子。

  电影放映员,看似简单,其实不平凡,得是“杂”家。每天放啥电影的“广告单”全是老耿师傅自己用毛笔工工整整地书写。虽然称不上书法家,但他的“瘦金体”一笔一画,像他的为人一样立得起,见功力。

  上前年,老耿师傅给我写了一幅字——德不孤,必有邻。是孔子的圣言,我很喜欢。今年春节,他宅在家,又写了一副对联予我:“多来米发索拉西,谱就一支桃李曲;赤橙黄绿青蓝紫,绘得七彩岁时图。”看得出来,老耿师傅是用心用情在写。

  老耿师傅还会表演梁山灯戏。前年8月,国家级非遗梁山灯戏《好人邓平寿》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公演,剧中的梁山灯戏剧团的李团长就是由老耿师傅扮演,老耿师傅脸上的笑还是那么真诚。他扮演得惟妙惟肖,令观众忍俊不禁。

  对电影,老耿师傅是由衷地爱。去年他自加压力,主动请缨在影剧院搞了个“快乐双休日——爱国主义电影放映专场”,半天放映两场,两天共八场,深受老百姓喜欢。

  本来老耿师傅爱钓鱼,但自从他把双休日改成义务放映日后,任凭钓友百般拉拢,他硬是稳坐“放映台”,不再去抛竿钓鱼,而是一丝不苟地守着他的惠民电影“小天地”。

  老耿师傅爱种花。家中阳台上,静静的海棠花烂若朝霞,艳艳的三角梅红得似火,幽幽的君子兰绿如翡翠……生活中,老耿师傅没有花之惊艳,花之璀璨,他活得简单、谦逊、率真、朴实,但平凡的持续就是伟大。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