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全面保障“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健康发展健全就业促进机制 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
第012版:思想周刊·知行
上一版   
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
全面保障“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健康发展
健全就业促进机制 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1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思践悟

全面保障“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健康发展

唐蕊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数据资源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要素。当前,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两大行动的深入推进,各行业对数据的搜集、使用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但也催生了数据安全新变局,数据泄露、合规失控等风险愈加凸显。因此,要统筹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构建适配时代发展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推动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构建多元协同数智治理格局。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精准对接需求,探索超越传统治理的数智治理新范式,构建责任清晰、多元联动的数据治理新格局。一是凝聚治理共识。借鉴地方层面出台的数智治理法规条例,广泛搜集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主体的意见建议,建立健全国家层面数智治理相关法律法规,以法治手段破解数据难题、回应时代命题。通过绘制国家数据资产动态图谱、数据产业实践全景图谱等,引导各主体在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推动数据治理从局部管控向全景协同升级。二是完善治理架构。搭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融合的治理架构,组建“政产学研用”数智安全联盟,提高整个AI生态系统的安全性与韧性。三是激发治理动能。通过项目资助、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引导AI企业加大数智治理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厘清政府和企业使用网络数据开展AI应用的权利边界、责任义务,促进二者的权利与义务共融共生,最大限度提升合作治理效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数据治理生态。

  构建数智发展支撑体系,保障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坚持创新发展原则,构建产业筑基、人才赋能、标准立规的多维度支撑体系,规范、引导数智产业健康发展。一是以产业发展筑牢“硬根基”。引导AI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推动安全保障从“单点技术供给”向“全链条服务”升级,以AI产业健康发展确保数据安全。二是以人才引育提升“软实力”。加快引进和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战略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数智化战略领军人才,为数智安全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构建融合AI技术、数据安全和行业知识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培养“懂AI、懂数据安全、懂行业”的复合型人才,为产业发展储备充足智力资源。三是以标准建设立好“新标尺”。对标国际高标准,加快制定国家级的AI数据安全强制性标准,同步完善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等,构建“顶层底线约束、区域特色适配、行业精准覆盖、单位细化落地”的多层次数据安全标准体系,保障AI模型“以人为本、智能向善”。

  完善数据要素监管机制,掌握AI全周期治理主动权。坚持“把安全贯穿数据治理全过程”的思路,突破传统的数据监管框架,将AI数据治理延伸到潜在的极端风险和衍生风险领域,确保数据全生命周期顺畅流转、高效利用。一是源头着手防风险。建立严格的AI数据准入机制,对数据敏感程度进行分级,重点解决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敏感信息混入、版权合规风险等问题,明确不同层级数据的采集范围与处理权限。综合运用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可信计算等技术,确保数据加密传输、可靠存储、存证溯源,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流通不流失”。二是过程监督控偏差。构建训练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完善涵盖预处理、动态监测、深度清洗的多层防御机制,着重消除语料中的偏见与歧视内容,提升大模型的输出质量与合规性。三是末端管控固防线。在模型部署与应用阶段,利用AI技术构建风险智能识别体系,结合不同行业、业务的特性优化安全感知策略,使其更贴合实战需求。结合“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行动,探索“AI+数据”新路径,实现数据治理的持续优化,以“+”和“×”的方式赋能千行百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作者单位:中共大足区委党校)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 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