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全面保障“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健康发展健全就业促进机制 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
第012版:思想周刊·知行
上一版   
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
全面保障“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健康发展
健全就业促进机制 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1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领导干部学习笔谈

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明炬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举办重庆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读书班正当其时、意义重大,让我们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精髓要义、内涵实质把握更精准、理解更透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举措,对于如期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政治站位,在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中升华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举旗定向、擘画未来,对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总动员、总部署。全会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我们将与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通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深刻领会把握“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大原则、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切实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科技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在培育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中寻找新突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把“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并对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专章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以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抓手,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方向,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刻把握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推动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脑机接口、空天信息等前沿技术交叉融合,加快抢占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制高点,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二是深刻把握绿色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聚焦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生态保护与修复、绿色制造等领域,深入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抢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制高点。三是深刻把握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导向。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构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激励机制,培养造就一大批科技人才。同时,推动科技创新为民生发展赋能,加快生物医药、医疗装备、健康养老、优生优育等领域科技创新。四是深刻把握融合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抢抓“十五五”发展机遇,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展现新作为。市委书记袁家军在开班动员讲话中指出,要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对标对表、谋深谋实,准确把握事关重庆“十五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乘势而上推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迈上新台阶。我们要深入学习领悟本次读书班的精神要求,凝心聚力、奋勇拼搏,努力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取得关键性和决定性突破。要深刻把握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集中优势与重点突破、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结合、坚持开放合作包容共赢、坚持数智变革与机制创新,加快提升市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重庆力量。一是着力提升创新平台影响力。加快建设四大重庆实验室,形成支撑“416”科技创新布局的引领性力量。实施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行动,在精密位移测量等新领域新方向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平台基地。实施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加快建设重庆信息与智慧医学研究院、重庆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汇聚更多科技人才。二是着力提升关键产业链控制力。实施基础前沿颠覆性研究计划、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计划,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实现我市关键产业链自主可控。三是着力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积极推动“科创大脑”与“产业大脑”贯通融合,以“四侧”协同推动“四链”融合。深化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计划,深入推进“双倍增”行动,进一步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发展壮大优质市场主体。实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把高新区建成我市现代化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四是着力提升创新资源集聚力。实施高水平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科技服务业培育壮大计划,构建“股贷债保”联动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以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和两江新区为极核,以科创走廊为主轴,构建“一廊、双核、四片、多点”的创新新格局。五是着力提升人工智能发展综合竞争力。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产业应用,建设“模力高地”、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等人工智能孵化社区。

  (作者系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 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