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加快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加强区域国别研究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努力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第010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加快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加强区域国别研究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努力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1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王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它们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而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只有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才能有效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落实公平统一,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在市场规则面前做到公正公平、统筹统一,是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前提基础。《建议》提出,“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有效保护合法权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二者法律地位平等。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就要从政策、制度、法律等各个方面将“公平统一”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确保资源要素在市场上自由充分流动,使各类经营主体都能够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完善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市场准入退出、招标经营过程中一视同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健全产权保护制度和统一市场监管制度,着重完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和法律援助机制等,对各类经营主体依法进行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保障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产权与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实现产业耦合,在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产业耦合是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建议》提出,“实施产业创新工程,一体推进创新设施建设、技术研究开发、产品迭代升级,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侧重于不同的产业领域,只有实现产业耦合,才能巩固和优化产业链价值链。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作用,统揽全局,提升产业链支撑和带动能力。整体性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发挥其规模效应,拓宽产品的市场供给途径、提升生产性消费的质与量,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同时,要切实彰显民营企业的支撑作用,鼓励吸引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及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产业链中的补链、固链、强链功能。民营企业凭借对市场信息的敏锐反应和较为活跃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市场运营能力,为国有企业发展拓宽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通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在产业链上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打造完整的产业体系,夯实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

  深化创新合作,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创新驱动是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重要动力。《建议》提出,“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是各类企业。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和“压舱石”,在实现创新引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积极开展基础理论、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特别是集聚优质资源开展原始创新,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的投资,着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重大技术的创新攻坚和发展进步,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民营企业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力军。可发挥其市场敏感度高、反应速度快、决策链条短等优势,系统集成生产要素,通过学习模仿等方式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推动产业链集成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提供多样化的优质产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既能发挥国有企业资金规模效应、技术人才集聚、研发基础雄厚等优势,又能实现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创新驱动方面的协同共促。

  促进资本融合,在各种所有制经济各展所长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资本融合是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重点领域。《建议》提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资本融合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资本资金实力雄厚、融资成本低、要素资源获取能力强、社会信誉基础好,具有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的属性。民营资本体量小、投资门槛低、回报快、生命力旺盛,具有当好短期资本的独特性质。因此,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未来产业,要重点引入国有资本,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同时,积极引入民营资本,提高国有资本的经营效率和存量效益,促进一系列重大项目工程的有序开展。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可以通过股权投资、债券投资、战略合作等形式引入国有资本,缓解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同时,扩大国有资本的投资范围、提高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实现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深度融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优化营商环境,在法治化和国际化进程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营商环境是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有力支撑。《建议》提出,“统一市场监管执法,加强质量监管,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形成优质优价、良性竞争的市场秩序”。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核心是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经营模式和监管模式。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优化我国投资环境,积极促进外商投资,保障外商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与时俱进修订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此外,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一方面,侧重优化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国际营商环境,破除国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各类障碍,进一步彰显国有企业的发展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着力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特色优势,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协同发展、共同促进。

  (作者系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 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