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朱婷 实习生 甘露)8月18日午后,重庆中心城区上空被厚厚的云层笼罩,太阳暂时隐匿其中。云层“酝酿”许久,却迟迟未降下雨水。下午,烈日再度掌控天空,高温势头丝毫不减。8月19日便是“三伏天”的出伏日,“立秋+出伏”,但高温依旧强势盘踞,重庆的热浪还要持续多久?记者就此采访了气象专家。
“出伏后仍会维持晴热高温天气,8月29日之前都将以高温为主。”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邓承之说。
为何“三伏天”马上结束,重庆高温仍未退场?邓承之解释,当前,副热带高压持续加强西伸北抬,牢牢掌控重庆天气形势。盛行的下沉气流不断增温空气,同时抑制云雨形成,导致晴热高温天气顽固持续。不过,21—22日,武陵山区及偏南地区午后将出现局地阵雨或雷雨,能带来局部降温,重庆中西部和东南部气温会略有下降,维持在32~35℃之间,但因影响范围较小,无法扭转大部地区的高温格局。
23—24日,重庆将迎来一次阵雨天气过程,大部地区气温会降至35℃以下。但随着副热带高压再度增强,25日之后,高温将卷土重来,29日之前,重庆将出现35~39℃的持续高温。
“立秋3日凉风至”的民谚广为流传,对此,邓承之表示,从夏季向秋季过渡时,暖空气势力渐弱,冷空气逐步增强,体感温差会逐渐拉大,清晨和傍晚的体感会比盛夏略舒适,但中午仍会炎热。受整体气温偏高影响,全天舒适时段依旧短暂。
还需留意的是,出伏后,强对流天气风险仍存。目前,大气中水汽与温度条件充足、能量充沛,存在发生强对流的可能,尤其是山区午后受地形影响,更易形成对流天气。此外,南海热带低压北上带来的暖湿气流,21—24日,重庆偏南地区云量增多,午后和夜间对流性天气趋于频繁,虽能对气温起到一定调节作用,但整体高温格局难以改变。
气象部门提醒,未来一周,市民仍需做好防暑降温,午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高温中暑;同时密切关注局地雷雨预警信息,合理安排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