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筑牢新时代儿童健康防线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加强抗战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深化“三情”联动赋能社会治理积极发展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
第011版:思想周刊·知行
上一版 下一版 
持续筑牢新时代儿童健康防线
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加强抗战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深化“三情”联动赋能社会治理
积极发展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8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思践悟

深化“三情”联动赋能社会治理

莫玲玲

  不久前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会议指出,深化媒情、网情、社情“三情”联动,注重关口前移,加强源头防范,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意识形态风险。深化“三情”联动不仅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关键路径,更是做好舆论引导、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要从主体协同、场景创新、媒体融合、效能提升四个维度发力,有效推动媒情、网情、社情“三情”联动赋能社会治理。

  着力主体协同,激活“三情”联动多元生态。构建“政府主导—媒体协同—民众参与”的三元联动生态体系,打破主体间协同壁垒,提升整体效能。政府主导抓统筹,建立跨部门协调议事机制,确保治理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媒情监测数据、网络舆情动态、社情民意线索实时互通;同时,吸纳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和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情收集、网情研判、政策解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治理合力。媒体协同强联动,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动网络,组建“三情”媒体联盟,建立重大事件报道联动机制,形成多元视角工作矩阵。民众参与拓渠道,搭建“民情直通车”数字平台,整合市长信箱、网络问政、社区议事等表达渠道,实现民众诉求“一键提交、全程追踪”。

  着力场景创新,打造“三情”联动特色应用。聚焦社会治理重点领域,开发“三情”联动特色应用场景,构建覆盖线上线下、城市乡村的立体感知网络,实现媒情跟踪政策解读效果、网情捕捉居民意见分歧、社情收集实地诉求,形成“政策宣传—民意反馈—方案优化”联动体系。打造线上应用,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社交媒体舆情进行实时监测;开发“民情随手拍”“建言献策窗”等应用小程序,让群众能随时随地反馈身边社情问题。联动线下场景,聚焦社会治理的高频场景,在社区、商圈、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民情联络站”,结合基层网格化管理,及时发现并上报各类民生问题。创新“三情”融合场景,促进媒情传播、网情表达和社情反馈深度融合,及时发现民生痛点,让治理者与群众在场景化互动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

  着力媒体融合,提升“三情”舆论引导能力。媒体是“三情”联动的核心载体,要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型媒体”融合,实现全维度采编与精准化传播。要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实现“三情”信息高效传播、精准解读和正向引导。整合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客户端等各类平台资源,建立“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的内容生产机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澄清模糊认识,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引导媒情走向、网情趋向、社情动向。要以技术革新为引擎,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打造集感知、分析、处置于一体的智慧中枢系统。要增强理念创新和精品创作能力,运用大数据分析网民偏好和舆论动向,定制个性化传播内容和形式,通过短视频、直播、漫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政策、讲述民生故事,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着力效能提升,健全“三情”联动长效机制。效能提升使“三情”联动成为听民声、解民忧、汇民智的有效途径。在机制优化方面,要建立“三情”联动全流程评估体系,围绕响应速度、处置效度、民众满意度等方面设置指标,常态化开展评估考核。在技术赋能方面,要从“人工判断”走向“智能决策”,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综合分析平台,进行智能化筛选、分类和研判,识别出关键问题和风险隐患,为治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在效能提升方面,要建立“三情”联动应急演练制度,针对重大舆情事件、突发公共事件等,定期组织跨部门应急演练,并将演练成果转化为标准化处置流程,提升“三情”联动效率和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此外,还要调动各方参与“三情”联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媒情引导共识、网情倾听声音、社情落地服务,让群众真正感受到社会治理的温度。

  (作者单位: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