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在彰显和高扬中不断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以作风建设助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
第009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改革创新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在彰显和高扬中不断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
以作风建设助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7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理论视角

改革创新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邹霞 张雪萍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也必须常抓不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了党风、政风、社风好转。但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必须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才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

  充分认识作风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之间的内在联系,坚持辩证统一、互促共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自我革命中具有引领意义和内生作用的关键环节。一方面,优良作风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见效,“四风”整治取得历史性成果,让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极大提升了党的公信力和凝聚力。这充分说明,作风建设不是虚功,而是实打实的政治任务。另一方面,全面从严治党为作风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只有在严明纪律、强化监督、深化反腐的制度环境中,好作风才能生根发芽、持久生长。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窗口”,而全面从严治党则是作风建设的“屏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需要通过改革创新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凝聚力量、激发活力。

  改革创新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风建设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一要主动倾听群众呼声,找准作风改进的方向。各级党组织要定期开展民意调查,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群众所思所盼,确保作风建设始终紧贴群众需求。要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二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作风建设最终要体现在为民办实事上。要围绕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拿出更多实招硬招,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感受到作风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三要让群众参与监督,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推动党务政务公开,增强政策透明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通过群众评议、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作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改革创新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坚持系统集成、协同发力。作风建设不能止于集中整治,必须通过持续的制度创新和机制完善,推动由阶段性治理向常态化治理转变、由外部约束向内生驱动升级。一要创新完善制度设计,推动作风建设长效化。近年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等修订出台,为作风建设提供了制度依据。未来,应进一步细化制度内容,明确责任边界,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要强化监督问责,提升制度执行力。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作风建设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处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行为,形成“不敢腐”的震慑。同时,要探索建立干部作风动态监测机制,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党员干部作风表现进行精准画像和实时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三要注重思想引领,夯实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纪律观念的集中体现。加强作风建设,必须从党性教育入手,持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事业观。

  改革创新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坚持守正创新、久久为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适应新变化、解决新问题的动态演进过程。一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作风建设必须紧扣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持续用力、精准施策。如针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包装式”落实等老问题新表现,要及时跟进制度调整,防止“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二要注重文化浸润,培育清风正气。良好的政治生态离不开健康的政治文化,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构建清廉社会生态。通过反面典型警示、正面典型激励等方式,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大力倡导“短、实、新”的文风会风,真正做到发管用的文、开解决问题的会、办扎实有效的事,让实干精神蔚然成风。三要突出“常”与“长”,做到标本兼治。作风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必须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统筹推进,避免单兵突进、各自为战。要在干部奖惩选拔任用、权力运行监督、日常管理考核等各环节嵌入作风要求,构建全方位、立体化、长效化的制度链条。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