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学研融合 赋能新质生产力深耕法治领域 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力 支撑交通产业大格局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医工融合驱动新质生产力构建商工融合科研格局 以学校所长对接国家区域所需锚定四维战略坐标 打造区域发展智力引擎产学研深度融合 书写服务地方发展的重邮篇章艺术赋能地方产业 激活城乡协同发展新动能专注中医药科研 以创新成果守护人民健康
第013版: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砥砺前行担当作为
上一版 下一版 
深化产学研融合 赋能新质生产力
深耕法治领域 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力 支撑交通产业大格局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医工融合驱动新质生产力
构建商工融合科研格局 以学校所长对接国家区域所需
锚定四维战略坐标 打造区域发展智力引擎
产学研深度融合 书写服务地方发展的重邮篇章
艺术赋能地方产业 激活城乡协同发展新动能
专注中医药科研 以创新成果守护人民健康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4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注中医药科研 以创新成果守护人民健康
重庆中医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王勇德

  在教育强国背景下,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中医药事业进步的重要途径。作为重庆市唯一独立设置的中医药本科院校,重庆中医药学院坚持面向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需要开展科研,以教学、医疗、科研协调联动,加快推动成果转化,赋能中医药产业发展。

  科研强校战略纵深推进。学校坚持科研强校导向,学校着力打造“会看病的教师、会教书的医生、会育人的科学家”的“三栖名师”,从教学、医疗、科研3个领域设立校级科研项目,鼓励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产出。

  科研平台能级持续提升。学校积极对接市级部门,高标准建设学校综合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为科研项目开展提供条件保障;持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支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服务产业能力全面彰显。近两年,学校积极组织中药全产业链专家力量支撑对接城口、巫山、酉阳、石柱等区县的中药材产业,组团支撑“大巴山药谷”“武陵药都”、秦巴“药峡”等地方中药材产业集群建设发展。为巫山县制定《巫山特色中药材精深产品研发方案》,为开州区制定《开州中药材产业新跨越发展建议》,支撑打造酉阳800区域性公共品牌和标志性产品,与石柱达成黄连新品种选育、种植示范基地等合作内容,有力支撑区县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学院将围绕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1+3+N”中医药科研融合创新体系建设,深化中医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以高质量科研成果服务人民健康。

  李佳佳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