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学研融合 赋能新质生产力深耕法治领域 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力 支撑交通产业大格局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医工融合驱动新质生产力构建商工融合科研格局 以学校所长对接国家区域所需锚定四维战略坐标 打造区域发展智力引擎产学研深度融合 书写服务地方发展的重邮篇章艺术赋能地方产业 激活城乡协同发展新动能专注中医药科研 以创新成果守护人民健康
第013版: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砥砺前行担当作为
上一版 下一版 
深化产学研融合 赋能新质生产力
深耕法治领域 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力 支撑交通产业大格局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医工融合驱动新质生产力
构建商工融合科研格局 以学校所长对接国家区域所需
锚定四维战略坐标 打造区域发展智力引擎
产学研深度融合 书写服务地方发展的重邮篇章
艺术赋能地方产业 激活城乡协同发展新动能
专注中医药科研 以创新成果守护人民健康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4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工融合驱动新质生产力
——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李华兵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社会服务的生力军,其价值既体现在突破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上,更彰显于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效中。重庆医科大学充分发挥"医工融合"特色优势,通过科研范式变革与组织模式创新,着力打造医工交叉协同创新体系。

  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是核心支撑。学校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智慧医疗产业发展,依托完备的科创体系和丰富的临床资源,重点建设“三位一体”创新矩阵——以“重庆信息与智慧医学研究院”“前沿交叉技术研究院”和“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园”为支柱,在“环重医创新生态圈”的赋能下,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积极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加快建设服务区域健康发展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新高地。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主攻方向。学校深化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西湖大学等顶尖科研院所合作,锚定人口发展新形势下的重大疾病防治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引领智慧医疗和数字健康新范式。王智彪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海扶刀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入选国家博物馆馆藏,实现原创技术国际领跑。

  促进成果高效转化是关键环节。学校紧扣“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完善成果转化管理与激励机制,以股权为纽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振科研人员积极性。整合校内外科技人才和校企资源,加强对高潜力成果的遴选与价值评估,在项目孵化、企业培育、产业应用等环节持续发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布局注入新动能。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