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学研融合 赋能新质生产力深耕法治领域 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力 支撑交通产业大格局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医工融合驱动新质生产力构建商工融合科研格局 以学校所长对接国家区域所需锚定四维战略坐标 打造区域发展智力引擎产学研深度融合 书写服务地方发展的重邮篇章艺术赋能地方产业 激活城乡协同发展新动能专注中医药科研 以创新成果守护人民健康
第013版: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砥砺前行担当作为
上一版 下一版 
深化产学研融合 赋能新质生产力
深耕法治领域 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力 支撑交通产业大格局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医工融合驱动新质生产力
构建商工融合科研格局 以学校所长对接国家区域所需
锚定四维战略坐标 打造区域发展智力引擎
产学研深度融合 书写服务地方发展的重邮篇章
艺术赋能地方产业 激活城乡协同发展新动能
专注中医药科研 以创新成果守护人民健康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4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学研深度融合 书写服务地方发展的重邮篇章
——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高新波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科教融汇,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的重要举措。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重庆邮电大学与渝北区人民政府携手在仙桃数据谷打造“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工业互联网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项目,探索一条“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打造高能级平台,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加速跑。学校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依托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韩国工业物联网“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汇聚130名高层次人才,有组织地推进科技创新。2024年承担科研项目39项,科研经费1347万元,主导制定了9项国家标准,获发明专利18项、软著83项。已孵化4家科技企业。

  加强“校-园-企”协同,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学校工业互联网现代产业学院,采用“高校+园区+企业”模式,构建“人才培养+科研攻关+产业服务”的生态闭环。通过打造物联网、自动化、机器人工程等前沿专业,与44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开展联合育人、技术攻关和人才供给等,形成“全球排名前100的学科+国家级一流专业”的学科专业集群优势。

  近年来,学校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成效显著:与重庆传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签订学生联合培养协议,开设“物联网工程传音智联终端实验班”。首批本科毕业生升学率达35.7%,就业率达100%。与德国大陆汽车、长安汽车等34家企业开展技术合作、项目合作,覆盖渝北仙桃数据谷15家重点企业,共建10个国家级研发基地。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