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强化社区养老依托作用”“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大力培育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作为一种创新的养老模式,通过将养老服务嵌入社区之中,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打造更加灵活、便捷、亲民的服务体系。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社区资源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是优化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
加强政策支持,推动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养老服务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推动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的基础,这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一是出台扶持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的具体措施,为相关企业和家庭提供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保障。通过政策激励和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养老服务行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二是加强对行业的规范管理,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确保服务质量和老年人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加大对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的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行业发展,确保养老服务的可持续性。三是强化人才培养,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加大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提供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注重护理人员、医疗人员、智能技术支持人员等多方面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形成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的照护与服务。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开设养老服务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促进企业与院校深度合作,推动养老服务人才的社会化培养和市场化应用。
加强社区服务,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的关键在于依托社区资源,实现老年人日常照料与社区服务的有机结合。一是加强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建设。依托现有社区资源,建设集居家照护、日间照料、健康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全面的服务。二是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网络。要整合社区资源,发挥志愿者力量,推动社区组织、社会服务机构、家庭等各方力量的协同合作,形成“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便利、综合的服务。要积极推动各地成立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专业照护团队,培育一批具有专业资质的护理人员,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照护服务。优化服务体系,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三是加大对居住环境的改造力度。要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适老化改造方案,落实改造资金和技术支持,确保居住环境改造惠及更多老年人。同时,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提供政策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养老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居民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与医疗、文化、教育等的有效结合,构建老年人健康、文化、娱乐、社交等全方位的生活支持系统。
加强技术支撑,推动智能化养老服务。技术支撑是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的重点,尤其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通过推进智能家居、远程医疗、健康监测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打造适老化、智能化的居住环境,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一是加大对养老领域智能化技术的研发。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发适应老年人需求的智能硬件和服务平台,通过智能家居、远程医疗、健康监测等技术手段,提升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和健康管理水平,使老年人能够享受更加便捷、精准的养老服务。二是推动智能化养老设备的普及。加大对智能化养老技术的推广力度,降低技术使用的门槛,推动技术应用的普及化和普惠化。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老年人健康数据的实时监测与远程管理。三是提高医护人员的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利用互联网医疗平台,使老年人能够足不出户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同时,优化数据互联互通平台,实现健康数据的有效整合,加快推进“互联网+养老”模式,实现健康数据的实时监控与管理,确保老年人享受全面的智能化照护服务。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制研究中心,本文为重庆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2024RZ01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