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强国建设合力攻坚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文化深度融合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数字化助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四个维度
第011版:思想周刊·知行
上一版 下一版 
以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强国建设
合力攻坚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持续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文化深度融合
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
数字化助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四个维度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2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思践悟

持续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文化深度融合

李戴维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指出,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发展的精神内核与动力源泉。数字时代背景下,数智赋能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一种新趋势。要抢抓数字中国、数字重庆建设新机遇,持续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文化深度融合,加快实现乡村文化生态的多元化、现代化转型,赋能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

  加快完善乡村文化数字化设施。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加快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向乡村覆盖,补齐乡村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拓展文化服务渠道,显著提升服务效能。加快构建乡村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完善基层公共数字文化设施、智慧图书馆、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等,实现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为广大村民提供丰富的在线文化课程、数字图书等公共文化服务。深化乡村文化振兴示范点和公共文化服务示范村(社区)的建设工作,进一步优化乡村文化设施布局,打造一批集文化活动、教育培训、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加快推进5G网络向农村地区覆盖,确保乡村地区拥有高速畅通的网络服务,加强乡村文化数据存储库建设,为推动乡村文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信息支持。

  积极构建乡村文化数字化场景。数字化场景的构建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新引擎。要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挖掘、保存、宣传各类优秀乡村文化资源,打造形式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场景,促进乡村文化软实力提升。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数字技术,打造乡村文化沉浸式体验场景,生动呈现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等文化信息。不断拓展乡村文化数字化应用场景,建好公共文化云基层智能服务端,整合乡村的文化资源,提供更加便捷的在线导览服务、文化活动预约等功能以及文化产品的在线购买服务。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把握游客的喜好,精准推送个性化的乡村文化内容和服务,在提升服务满意度的同时,增强公众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更好释放数字化赋能乡村文化建设的红利。

  大力培育乡村文化数字化人才。人才是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的核心。必须采取多元策略,培育并吸引一批既精通文化知识又熟悉现代科技的复合型人才。要加大对乡村文化数字化人才培育的支持力度,制定全面、科学的乡村数字人才培养规划,强化乡村文化数字化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乡村文化数字化人才创新动力和创业活力,增加乡村文化数字化人才的有效供给。要加强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和实施一系列与乡村文化数字化紧密相关的专业培训课程,为乡村地区培育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数字化人才。要定期组织乡村文化数字化人才的培训和交流活动,开展系统的数字文化素养和技能培训,提升乡村本土人才的文化素养和数字技能,创造出符合乡村特色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

  着力发展乡村文化数字化产业。乡村文化数字化产业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要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的内涵和特色,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对乡村文化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有效提升乡村文化产业的附加值,不断突破产业边界,推动乡村文化与工业、旅游业等其他乡村产业实现跨界联动,构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乡村文化电商,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乡村特色文化产品,如手工艺品、农产品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利用数字技术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开发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线路和产品,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体育、文化、经济深度交融,带动乡村文旅、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到乡村旅游消费。此外,加快推进乡村文化企业与科技企业合作,将数字元素更充分更有效地融入乡村文化产业中,推动乡村文化数字化产业发展。

  (作者单位: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