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正确处理“五大关系”加快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挥高校在提升科技支撑力中的作用强化数字技术应用 助力构建新型为农服务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要坚持“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第008版:思想周刊·知行
上一版   
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正确处理“五大关系”
加快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发挥高校在提升科技支撑力中的作用
强化数字技术应用 助力构建新型为农服务体系
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要坚持“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1 月 0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思践悟

强化数字技术应用 助力构建新型为农服务体系

谭隆晏 杜峰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农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构建高效为农服务体系的核心力量。因此,要加强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研发、推广与应用,深度融入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各个环节,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搭建数字服务中枢,打造为农产业平台。一是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引领产前科学决策。通过整合全国范围内的农业资源信息,包括气候、土壤、作物生长周期、市场供需状况等,建立全面、准确、及时的农业数据资源库,为农民提供精准的气象预报、病虫害预警、市场行情分析等服务,助力农民科学决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二是推广智能农业装备,实现产中精准管理。通过无人机、智能灌溉系统、物联网传感器等先进设备的应用,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管理。如无人机可以进行高效的农药喷洒、病虫害监测,提高病虫害防控的效率和准确性;智能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湿度、作物需求自动调整灌溉量,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三是发展电子商务与农产品溯源,保障产后销售与品牌建设。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确保食品安全与品质可追溯,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通过电子商务与农产品溯源的有机结合,不仅能有效促进农产品的快速流通,还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助力农业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迭代数字服务网络,创新为农服务模式。一是打造“数字+农业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实现农业服务的全面线上化和智能化,通过在线技术咨询、远程教育培训、营销策划等服务,降低农民获取信息的成本,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农民可以通过手机App、网站等轻松获取农业政策、市场信息等,还能在线预约农业领域专家,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农业服务。二是深化“数字合作社+农户”模式。依托数字平台,成立农业数字合作社,将原本分散的农户紧密联接,促进农民在线共采农资、共享技术、共销产品,有效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数字金融系统为农户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三是开展“数字+定制农业”服务。利用数字平台广泛收集消费者需求信息,提供个性化的农产品生产服务。农民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口味偏好、营养需求等,运用数字技术从制定个性化种植计划到产品交付,实现全程定制化服务。消费者则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农产品品种、规格、包装等,享受农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体验。

  强化数字服务保障,完善为农支撑体系。一是制定专项扶持政策。相关部门要出台一系列针对数字农业服务的优惠政策,包括资金补贴、税收减免、技术支持等,激励更多企业和个人投入到农业数字化建设中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鼓励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加强农村宽带网络、移动通信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网络覆盖率,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二是加强农业数字化人才培养。通过设计一系列专项培训项目、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等多样化方式,加大对农业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一批既懂农业知识又掌握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组织开展农民数字技能培训,提升其数字素养和应用能力,为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三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综合运用政策激励手段,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数字农业领域。同时,通过提高薪资待遇、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加强荣誉表彰等方式,进一步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与工作热情,为农业数字化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