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强大的科技支撑力是教育强国的重要特征,也是教育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体现。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发展大局,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培养大本营、基础科学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体制创新先锋队的重要作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衔接融合,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
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把人才培养作为提升科技支撑力的重要基础。我国拥有各类高校3000多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高等教育迈进普及化阶段。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大而不强,人才培养质量仍待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尤其是能破解“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紧缺。新征程上,高校应把培养国家急需人才摆在突出位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水平作为着力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自主培养能力,为科技创新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培养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优化人才培养布局,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强化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创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知识素养+创新”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范式。以数智赋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育人工智能教学生态,借助数字技术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把科技创新作为提升科技支撑力的核心关键。科技强则国家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最终都取决于科技创新。高校是我国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奖七成来自高校、技术发明奖七成来自高校。今后,高校仍应坚持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核心使命,把准科技发展方向,凝练重大科学问题、工程难题、产业需求,引领前沿研究、深化基础研究、突出应用研究,提升高校科研创新的策源能力,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强化有组织科研攻关,以学科、平台、团队统筹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效能,产出能解决国家发展、产业所需亟待突破的高质量科研成果。积极参与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拓展国际高水平合作项目,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提高成果转化能力,把成果转化作为提升科技支撑力的有效路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让科技真正成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路径。新时代以来,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数量、合同金额呈持续攀升态势,但我国科技成果的总体转化率仍偏低、实际应用效能较差。高校应积极融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以地方和企业需求为牵引精准布局科研力量,以场景驱动重大科技攻关和创新突破,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能,推动实现学校与区域的高效对接、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匹配。推动“实战化”科研,针对产业共性技术、“卡脖子”技术、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强化校企科研合作、研产深度融合,解决真问题,产出真成果,让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提高机制创新能力,把机制创新作为提升科技支撑力的强大引擎。要对高校科研管理涉及的项目立项、经费管理、过程督促、成果评价、人员激励等方面进行改进完善,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机制障碍,更大程度激发创新活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优势。深化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减少事务性捆绑束缚。改进和完善科研评价机制,探索代表作制、中长期考核评价改革。完善和优化基础科学研究支持体系,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创新科研人才管理机制,以科学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培养造就高素质科研队伍,引导教师和科研人员将自身学术追求、科研创新融入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凝聚提升科技支撑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注重引育高水平科研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突出领军人才关键作用,引导领军人才在承担重大任务、打造高能级平台、突破关键技术问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贡献。突出加强青年人才培育,给予精准稳定的长周期支持,引导青年人才到科技前沿、创新一线企业实习实践,对接实践实际需求,坐稳“冷板凳”,潜心攻关。
[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重庆财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