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数字化转型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四个方面着力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促进区域人才协同发展 打造成渝人才聚集新兴地以关键数字技术赋能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第012版:思想周刊·智库
上一版 下一版 
在深化数字化转型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四个方面着力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
促进区域人才协同发展 打造成渝人才聚集新兴地
以关键数字技术赋能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关键数字技术赋能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陶于祥 吴超楠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希望重庆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扬优势、补短板,抓当前、谋未来,坚定不移、久久为功,奋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制造重镇,重庆充分依托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要紧紧围绕“以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这一核心要义,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挥关键数字技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激活关键数字技术,铸就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是提升先进制造业创新力的首要任务。一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瞄准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基础性技术、通用性技术突破,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能力,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二是加大对关键数字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强创新载体支撑。要持续增加对基础研究领域的研发投入,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持续加强源头创新。加快建设“战略科技、校地协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体系,深化“产业研究院+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科技成果转化路径试点示范。三是大力支持先进制造业领军“链主”企业跨越发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智造形态,围绕产业链推动中小企业沿着“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梯度成长,推动重庆建成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策源地。

  推进产业链优化升级,打造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竞争优势。推动强链补链延链,加快补齐短板,持续锻造长板,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链条,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产业支撑。一是加快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以提升核心基础零部件与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五基”领域的研发能力为目标,实施从关键核心技术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培育路径,增加产业链竞争的博弈筹码。二是通过产业融合和技术融合实现延链。重点支持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制造业与金融、物流、研发等服务业间的深度融合,围绕“416”科技创新布局实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迭代升级,探索全链条发展新模式。三是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骨架体系。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梳理出一批支撑作用强、发展潜力好、战略意义大的重点产业链,把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底座。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一是升级改造网络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先进制造业发展环境和条件。通过完善“云、网、端”基础设施,打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数字链条,大力推进5G基站建设,协同推动6G等先进技术的创新研究,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底座。二是强化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支撑。强化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提升算力网络传输效能;探索建立跨云跨网算力调度协同机制,以“疆算入渝”打造西部算力创新枢纽和应用高地。三是强化数据融通共享,着力释放数字基础设施的价值潜能。逐步开展数据要素市场试点建设工作,健全公共数据管理机制,创新数据要素确权授权制度,探索数据要素的定价机制与产权属性。

  激活“人才引擎”动能,增强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积极响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推动重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一是完善数字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支持企业构建数字人才内部培育机制;加快实施“巴渝工匠”行动计划,努力培养造就更多数字技能大师、数智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数字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青年人才。二是完善数字人才“留”与“引”体系。畅通高技能人才晋升渠道,支持各地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城市直接落户范围。创新“外设人才飞地、内建产业基地”方式,加强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形成具有产业支撑性的研发型、技术型、经营型、技能型金字塔型人才队伍。三是瞄准战略需求用好用活人才。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的人才特殊调配机制,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等特殊政策。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

  (作者单位分别为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分中心、北京邮电大学,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23XGL040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