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数字化转型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四个方面着力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促进区域人才协同发展 打造成渝人才聚集新兴地以关键数字技术赋能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第012版:思想周刊·智库
上一版 下一版 
在深化数字化转型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四个方面着力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
促进区域人才协同发展 打造成渝人才聚集新兴地
以关键数字技术赋能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决策建议

促进区域人才协同发展 打造成渝人才聚集新兴地

高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在打造全国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的“第四极”,这就需要将区域人才协同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推进区域人才一体化,促进区域人才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强化引才政策协同,打造成渝人才聚集地。强化成渝两地协同引才政策是营造良好引才环境、打造成渝人才汇集圈、建成西部人才聚集“洼地”和“高地”的首要前提。首先,要从国家战略布局的高度制定成渝地区人才发展规划,从顶层设计上根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要求制定协同发展规划,明确成渝地区协同引才的目标,锚定成渝协同引才方向。其次,要根据产业布局、资源分布、发展要素、人文环境等推动成渝地区共同实施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一揽子引才新举措,形成需求目录,实现“引进个人”向“引进团队”转变、“引进科技人才”向“引进各领域人才转变”,以广招天下英才的开放姿态打响成渝地区引才品牌。最后,要建立成渝产才融合示范平台、交流平台,以西部(重庆)科学城、西部(成都)科学城等科技创新平台为重点,推动重庆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深度合作,以高质量的人才平台吸引人才,推动人才结构“错位”配置实现人才资源“互补”,实现成渝地区“人才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深化协同育才机制,构建成渝人才培养地。成渝两地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大科学装置和项目布局正在完善,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消费品产业4个万亿级产业正在重点建设,这为深化协同育人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要全面统筹推进成渝人才培养总体规划,统筹实施重点人才培育工程,围绕“人才规模、质量、结构与全局”相适应进行协同育才投入,聚焦人才对重点产业、行业、领域的支撑作用,分重点、分层次构建特色人才队伍的任务目标。要立足成渝两地自身优势,深化协同育才机制,形成增强成渝人才造血功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长远之策。要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面向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培养人才。要打通成渝地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人才培养渠道,协同推进“产学研”融合育人,突出以“科教融汇”为重点、以“职普融通”为抓手、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培养“新质人才”。要结合办学层次和生源质量,建设跨区域、跨高校、跨学科的研究平台和团队,以“清单化、任务化”细分人才培养类别,既要着眼长远培养高层次人才,又要面向市场培养高技能人才。

  优化协同留才生态,建设成渝人才事业成长地。良好的人才生态是吸引、聚集、留住人才的关键,能够降低人才流动成本、充分发挥人才效能,实现人才价值。要组建高校、院所、产业等人才发展联盟,发挥科协、侨联、智库等各类组织作用,鼓励和支持成渝地区开展项目式、立体式协同留才布局。要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建立服务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和网络平台,制定成渝地区统一的人才公共服务行业标准,为成渝人才提供“一站式”“一单式”服务。要以市场调节为主体,引进一批以人才招聘与培训、管理咨询、专利保护、技术转移、项目孵化等业务为重点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人才集聚发展,以市场化机制实现成渝人才有效配置。要建立成渝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配套服务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成渝人才协同公共服务标准,消除户籍、子女入学、住房、社会保障等人才流动的“暗礁”限制,健全人才要素畅通流动机制,为成渝人才在区域内自由流动提供良好环境。

  细化协同用才布局,创建成渝人才价值实现地。有效推动区域人才协同发展,需要破除“唯单位”“唯地域”的旧门槛,培育区域人才“共引、共育、共留、共用”的人才理念,激发区域人才协同合作的积极性和细化人才价值实现的空间场域。要在现有成渝人才认定与评价的基础上,专门设立“成渝人才认定机构”,出台适应成渝产业体系发展的动态人才认定标准。要从人才协同使用的纵向空间布局上,精准对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共同争取国家人才支持项目,联合开展国家高级专家培养、引进及共享使用,通过遴选全国高层次人才到域内挂职、任职,遴选两地人才到域外政府、高校、企业及发达地区学习和锻炼等方式发挥人才作用。要深化两地人才互派、交流、合作,搭建“双城—双圈—两翼”“大中城市—小城市—县城”人才对接平台,实现人才使用互融共通。要打通数字化人才平台,按照行业、类型、等级对人才进行分类,绘制成渝人才实时供需地图、分布地图,开展成渝地区人才供需预测工作,及时调整人才政策、产业政策,及时调节人才供给。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