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明确提出“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近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也强调,要“构建完善均衡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润物无声的文化事业,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新征程上,必须有效破解文化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构建完善均衡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完善系统布局,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系统布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确保服务“均衡可及”的基石。一是系统整体规划,将公共文化设施纳入城乡建设总体布局。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规范,加快完善“四级”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市、区县、镇街、村社文化设施全覆盖配置、相对均衡配置。推进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快建成城乡一体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织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让民众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二是打造特色公共文化空间。将文化创意融入生活场景,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城乡书房、文化驿站、文化礼堂、乡村戏台、非遗传承体验场所、乡情陈列馆等主题功能空间,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以“书香重庆”建设为抓手,营造有特色、有品位、小而美、舒适化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通过阅读和休闲提升全民文化素养。三是系统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加强对传统村落、古迹遗址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修缮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长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一体保护提升“红色三岩”,推进文化遗产数字化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
坚持民生为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要坚持民生为大,以高效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增强人民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一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加大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有没有”的问题;同时,实施“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服务,根据民众需求精准定制个性化文化服务项目,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好不好”的问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二是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坚持公共文化服务下沉,把发展公共文化服务重心放在基层村社,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和城市更新行动,建设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补齐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加强对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建设文化旅游强市。协同四川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发展互动体验、文化主题旅游、沉浸式演出等新型文化业态,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全面推进文旅业态模式创新,做靓做优“渝味360碗”美食品牌、打造世界美食之都,把文旅业打造成重庆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强化数字赋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便捷可及。数字技术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要按照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以数字技术驱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可及的文化服务。一是用好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数字+”赋能公共文化服务升级,打破公共文化服务的时空局限,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科技与公共文化服务深度融合,加强公共文化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处理,加快智慧图书馆、智慧博物馆等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全面系统建好公共文化智能化数据库。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数字服务水平。推广“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开发“高品质文化生活”应用上线,积极发展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云体验,推动公共文化资源的网络化传播,让民众通过“云端”“指尖”直接对接公共文化服务,同时保留线下体验的深度与温度,形成互补优势。三是维护公共文化数字安全。加强数字文化资源版权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探索建立互联网法院,推进数字文化资源在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全过程的产权保护,真正实现文化数据在政府、企业、个人间合法合理快速流通,切实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