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桥,总会想到前南斯拉夫电影《桥》:二战接近尾声时,南斯拉夫游击队与德军为炸桥与守桥而展开激烈斗争。德军将抵之际,游击队炸毁了大桥。那端,德军军官哀叹:“可惜,真是一座好桥。”这端,游击队员感慨:“可惜,真是一座好桥。”
“一座好桥”——桥虽毁,身巍立,如天地间铮铮铁骨,如刚猛顽强的民族精神。多年后,读到新近出版以桥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万桥赋》,深感作品中的“桥”被赋予了更深刻更丰富的意蕴。
一
《万桥赋》于今年4月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作者系鲁迅文学奖得主张者与阳翰笙剧本奖得主宋潇凌。作品通过对贵州桥及其建设过程的描写,展示了贵州交通发展历程和成就,凸显出崭新的时代风貌与气象。
驾驭宏大的主旋律题材难,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桥梁作为贯通全本的主干更难。但《万桥赋》以精巧的构思、生动的故事、丰满的人物将难题化解于无形。女主人公葛念镜是90后画家,其父葛啸天是桥梁设计界的领军人物。故事从父女俩闹崩,女儿负气出走开始……
小说的叙事视角可谓别出心裁:不是桥的设计者与建造者,而是一位自小缺少父母关爱的青年画家,她对整日忙于工作的父母心存怨怼。这个浑身逆鳞的“桥三代”,会带着怎样的偏见去观察、摹画那些在她心中冷冰冰的建筑物?
二
小说设置了虚实交叠的两条故事线。
一条是有形的线索——物质意义上的桥。始建于明代位于黔南的葛镜桥,横跨麻哈江上已400余年,被茅以升赞为“北有赵州桥,南有葛镜桥”。这座倾尽家财、历经30年终于建成的葛镜桥,正是葛念镜的祖辈葛镜所建。葛镜与葛镜桥是真,葛念镜系虚构人物。
随着葛念镜的足迹,一座座雄伟壮丽的现代桥梁进入视线: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的北盘江特大桥,获国际桥梁大会“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的平塘特大桥和花渔洞大桥,即将竣工的世界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担任多座地标式桥梁总设计师的葛啸天虽系虚构人物,而大桥和大国重工背后的众多设计者、建设者的奋斗却真实存在。
葛啸天正是这些无私奉献者们的缩影。在他们身上蕴含着推动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也是一个民族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精神源泉。一代代中国桥梁人以高超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为昔日这片饱受僻远和崎岖之苦的大地,架起了三万多座发展之桥、致富之桥。
三
那么,回到最初之问:葛念镜如何评判那些在她心中冷冰冰的桥?
小说通过写桥以及桥背后的故事,引领读者探寻了葛氏家族史、中华造桥史,了解到当代无数建设者的感人故事,也懂得了桥梁之于国家建设、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作品巧妙地融入亲情、友情、爱情等元素,其中两处让笔者尤为感动,一处是葛念镜均为桥梁技术员的表哥、表嫂,当年高空巡查时遭遇死亡惊魂,脱险后二人相恋并结为秦晋;一处是1950年,葛念镜的爷爷葛宗祺舍弃优渥的家庭环境,奔赴西藏修建川藏公路,之后又悉心抚育烈士遗孤……
另一条无形的线索,是葛念镜的心灵成长过程。围绕探桥、画桥,寻找、破解灵魂密码,她理解了祖辈、父辈的无私奉献和高阔境界。她在完成百米长卷《万桥山河图》后,决定将心血之作无偿捐给贵州省交通博物馆,哪怕支付画商巨额违约金。
桥,曾是祖辈修筑的造福后人之桥,而今是展现中国科技力量的大国工程之桥,是新时代进取奋斗精神的象征,也是连接历史与未来、串起传统与现实、贯通“小我”与“大爱”的纽带,更是人心间架起的彩虹。故事双线虚实交叠,赋予了作品丰富内涵和深刻思想性。
若论当父亲,葛啸天不算合格,深爱女儿的父亲总是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表达爱与期望。现实中,每个人注定都有困惑与不完美,但若作品能予人启迪、催人思考,便可算成功。作为一部充满力量的文学作品,我想,这也是《万桥赋》的社会意义与时代价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