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在守正创新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以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筑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第007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在守正创新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以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筑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8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罗鉴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超常规引育人才,优化人才发展大环境、微生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激发人才内生动力,努力实现人才平台能级跃升、人才发展效能跃升,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夯实基础。

  强化教育支撑,构建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基础和先导是教育,要通过教育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是优化人才培养目标。要进一步加大对优势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重点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动力。二是优化学科专业设置。要将科技发展趋势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及时优化调整学科和专业布局,更好地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和推进人才评价机制优化,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潜能。三是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组织机制,贯通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科技引领,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推动更多原创性科技成果从院校走进企业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一是强化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重点布局和建设一批面向未来的高水平研究平台,充分发挥有组织科研载体的作用,努力提升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扩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面。二是开展前沿科技和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坚持“四个面向”,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旨,有组织推进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高校要采取与企业、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共同打造科研创新团队等方式,联合攻关重大科研问题,提升高校源头创新能力。三是系统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推进高校和企业共建研发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支持高校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开展高校科技评价改革试点,鼓励高校师生参与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推动科创成果从“书架”到“货架”。

  深化产教融合,驱动各类资源要素有效聚合。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也是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赋能要素。职业教育只有聚焦新质生产力对劳动力的新要求,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才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化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重点领域,与在渝科研机构、本科院校联合开设“科技人才班”,探索学科专业复合交叉融合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造就一大批服务支撑一体化工业体系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二是推动职普协调发展。充分融合中职学校职业教育优势和普通高中学科教育优势,积极开展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结对式”融通试点,探索发展综合高中,实现高中与中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用、学籍互转,加强普通高中学生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基础理论培养,强化中职学生职业规划、职业素养、实操技能培育,构建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三是实体化运行市域产教联合体。要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增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专业,改造升级传统专业,深化中国特色学徒制改革,采取校企双元育人、工学交替、双重身份、在岗成才等方式,源源不断培养输送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