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在守正创新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以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筑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第007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在守正创新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以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筑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8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在守正创新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简福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坚持在守正创新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全面提升改革质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坚守党的初心使命不动摇,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举旗定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首先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这要求我们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要恪守正道,坚守原则和底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和自我革命的价值引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守正就要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动摇,矢志不渝坚持人民立场。特别是我们可能会遇到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衡量问题、世界经验吸收借鉴问题,甚至会遭遇“灰犀牛”“黑天鹅”等不确定性风险,这更需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凝聚到新时代的思想坐标上来,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真正发挥改革实效,书写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篇章。

  创新优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增活力添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回顾过去,我们之所以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不断推进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等各类生产要素充分协调发展。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树立创新理念,突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探索新的改革路径和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新质生产力,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质增效提供新的发展路径。要加强制度创新,以此来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持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以促进社会更加公平正义,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要进一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畅通三者良性循环,形成完备的人才培养、引进、储备、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坚持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和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既要守住“魂脉”与“根脉”,也要大胆迈开步子开辟新领域、创造新事物、迎接新时代。一方面,要求我们在守正基础上推进创新,改革步伐始终稳健。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结合发展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质增效过程中,始终保持政治坚定、理论清醒,避免“乱花渐欲迷人眼”造成的改革思维混乱,确保每一项改革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聚焦用创新强化守正,使改革效果保持最优。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改革创新所带来的成果应当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之“正”。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系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