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既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崇高追求的继承发扬,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时代彰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是价值论,又是方法论,更是目的论。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主体地位、决定性作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认识的选择,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实践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守人民立场,站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高度,谋划改革布局、制定改革举措。在战略布局上,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中;在政策举措上,从保障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入手,重民意、聚民智、汇民力,将民生领域的改革放在首位,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安危冷暖的民生问题。人民群众从“吃饱穿暖”到“吃好穿好”,从“有学上”到“有好学上”,从出行绿皮车到“复兴号”,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这些都是坚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改革各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效。“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彰显了人民在改革成效评判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人民标准、注重人民评价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改革开放40多年来,无论是以小岗村大包干为代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乡镇企业的兴起,还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民营经济的发展,抑或是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新时代“枫桥经验”等成功实践,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智慧,是人民群众创造性的有力表现。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不断攻克难关、铸就伟业的力量源泉。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改革就如同无水之舟、无土之木,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改革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效于民,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中来,让人民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凝聚起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力量。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性质的试金石。《共产党宣言》用“两个绝大多数”向世人指明了无产阶级政党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性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新时代以来,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更多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直都是改革坚定而“温暖”的指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抓手,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和兜底性民生建设,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等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又是人民至上、民生为大价值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时代彰显,更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生动实践。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