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哪个时刻最令人热血沸腾?其实,签约握手那一瞬的激动感,往往不会持续太久。但,项目顺利推进、企业投产达标、产品有序下线,却能给人带来越干越想干的成就感。
江津白沙工业园区,江小白·梅见、三易火锅底料、百年传奇无骨凤爪……一件件特色食品正蓄力“出圈”。这背后,有园区“巴心巴肝”服务的身影。多典食品今年新增12条生产线,却碰到厂房不足的难题。在园区服务专员的帮助下,企业成功购买超3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吃下了“定心丸”。
这颗“定心丸”,就是招商引资后半篇文章的一环。招商引资,是任务、是手段,但决非最终的目标,不能“一签了事”。最近,重庆二季度招商引资“赛马榜”出炉,江津、永川等区县上榜全市招商实效指数十强。一次揭榜,证明上一程的努力没有白费。更令人期待的是,招来的“商”能否强起来、引进的“资”能否活起来。
让企业扎得牢、长得好,是承诺兑现,是行动升级。
营商环境如磁场,好环境吸引好企业。企业奔着什么来?奔着产业的底子来,奔着可观的明天来。招商引资的时候,给别人承诺了多少政策福利、展现了多少服务方案,一条条、一样样,都要用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和工作作风来兑现,不能让企业的寄望落了空。给予企业实惠感、认同感,要秉持“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态度,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重庆定期召开的“一把手例会”,也传递出“突出政府守信践诺”、营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的信号。作为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之一,重庆有责任通过改革创新、服务升级、法治保障等,把宏观层面的利好一项项落实到企业发展中,持续为企业发展提供“定心丸”。
让项目稳落地、上正轨,投建争朝夕,落实尽精微。
正所谓是,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抓项目、稳投资,需要的正是这种分秒必争的效率意识和紧迫意识。眼下,全年经济工作步入下半场,对已引进的各大项目,要以时间节点为坐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把握好工程进度和节奏,想方设法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高质高效推动项目快出形象、早见成果。
项目建设千头万绪,方方面面不容有失:资金、能源、土地……越是复杂,越要理清条理、闭环管理。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的做法,是组建“护航专班”、主动联系企业,聚焦项目建设难点堵点进行全程指导和协调保障。只有靠前指挥谋项目、健全机制建项目、全力以赴拼项目,才能以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实现项目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转化率“四率并长”。
招商引资的后半篇文章写得好不好,空谈不作数、亩均论英雄。招商引资,是为了集聚资源、延链补链,是为了让发展质效更拿得出手、让综合实力更排得上号。到底有没有“一签了事”,交给企业的活力检验,交给项目的成色证明。人要做的,就是锚定目标、敢闯敢拼,把决心和智慧播撒到每一个高质量发展的现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