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父亲,父亲节之际也正是期末考试之时,周期性焦虑孩子考试成绩的时段又来了。
正在焦虑之时,朋友推荐了一本书——《周国平致家长:做不焦虑的父母》。这标题就很讨喜,心想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对于家长心理健康的意义实在是重大无比,说不定还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暴发概率。
该书的作者周国平既是学者也是作家,北大哲学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出版过《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等,散文集《爱与孤独》《灵魂只能独行》等,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译著有《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
刚开始读的时候有些担心,一个搞哲学的会不会把教孩子这种事情弄得过于科学化、程式化?然而,读了几页后就放下心来——这其实就是一个父亲在带娃过程中的各种感触。
有人对周国平这本书评价并不高,感觉就是一个集子,涉及面太广。包含作者的散文、诗歌、演讲、感想等等,私货太多,读起来不像小说一样酣畅淋漓,也不像教程一样步骤清晰,甚至觉得有些零乱。
但也许是同为父亲的缘故,我恰恰觉得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父母带娃现状。世上只有当父母这个职业无证可考,属于无证上岗,相关的知识技能都只能上岗之后再慢慢摸索、自我培训。大部分的带娃父母很多时候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教孩子的过程并不能形成完整的剧本,也并不一定是美丽的画卷,更不是什么鸭兔同笼计算的习题。
哲学,对于普通人来说高深莫测,而在作家周国平看来,这恰恰跟带娃的真谛有些暗合:哲学研究的就是“命运”,而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就像是撞见了宿命的本体——只能面对,不能逃离。
周国平在书里写道:“父母对儿女的爱很像诗人对作品的爱:他们如同创作一样在儿女身上倾注心血,结果儿女如同作品一样体现了他们的存在价值。”
说得很文艺,但其实说出了真实的无奈,因为就从你写了那篇小作文的那一刻开始,里面的主角就会从读者那里获得另外的新鲜的生命。即使是你再雄心万丈,一心想着“985”与“211”,又或者你百般千番地遮风挡雨只想孩子一切顺遂,但那心肝宝贝却总会长大,独立走上自己的人生之路,“送行的一天必将到来,你们再舍不得也不可能与之同行。”周国平说。
“我以前认为,人一旦做了父母就意味着老了,不再是孩子了。现在我才知道,人唯有自己做了父母,才能最大限度地回到孩子的世界。”我很认同书中这段话,因为只有我当了父亲,才能最大限度地理解了我的父亲,在陪着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仿佛可以重过一次童年。
诗人纪伯伦在《论孩子》中写道:“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一同生活,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那么,请记住作家的这句话吧:“往往正是由于为他的将来操心得太多、太细、太具体,以至于他现在的状态不对头了。”
读一本书,让自己放松一下,让彼此的童年可以明亮一些,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亲爱的孩子,先把平凡的每个日子过好,人生的每一个片段才能完整;亲爱的家长,先让自己平和下来,焦虑不能解决问题,孩子长大了会记得你们一起阳光灿烂、笑容满面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