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奖作品入题高考语文卷边缘人生,置身于阳光与苦难之间童年可以明亮,少年不需要绩效关于《墨水或许来自阴影》的对话
第007版:共赏百本好书
上一版 下一版 
茅奖作品入题高考语文卷
边缘人生,置身于阳光与苦难之间
童年可以明亮,少年不需要绩效
关于《墨水或许来自阴影》的对话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6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注当代文学创作动态

茅奖作品入题高考语文卷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聂晶

  几度辛勤耕耘,即将结出硕果;几度怀揣梦想,等待放飞希望。

  又是一年高考季,2024年全国高考近日落下帷幕。6月7日上午,全国高考的首场语文考试结束,重庆考生们使用的新课标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材料节选自2023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当代作家孙甘露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今年伊始,本报新专栏“写在茅奖边上”的开栏首篇书评就是以《暴风雨来临,他们何以微笑》为题,刊发了对小说《千里江山图》的评述文章。

  据了解,2024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新课标I卷、新课标Ⅱ卷共3套高考语文试卷。《千里江山图》以1933年党中央机关从上海到瑞金的战略大转移为背景,以“千里江山图”行动计划为线索,讲述了地下特别行动小组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完成任务的故事。它从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上海,打捞出隐秘而伟大的历史事件,用文学的方式去想象和呈现它的过程。此次高考的材料节选部分,呈现出隐蔽战线上共产党人陈千里、叶桃的鲜活形象。

  同时,在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也选用了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的散文《放牛记》。从高考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到茅盾文学奖作品对语文教育以及青少年阅读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不仅体现了文学作品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展示了茅盾文学奖作品在培养青少年文学素养和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

  今天,我们不妨来看看各方评说高考卷中的茅奖作品,或许有助于推动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进而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千里江山图》这部小说于2022年发表,2023年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授奖词指出:“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是理想和英雄的风雅颂。革命者以信仰、纯真和勇气高举起冲破黑暗的火炬。对城市空间的凝视和摹写,寄寓着对江山与人民的挚爱和忠诚。叙事明暗交错、光影流转,节奏急管繁弦,在静与动的辩证中保持着沉思与抒情的舒朗开阔,为革命历史题材写作传统展开了新的艺术向度。”

  试题材料选自《千里江山图》中“贵生轮”一节的后半部分,略作删改。节选部分相对独立,叙事紧凑,同时又意涵丰富,耐人寻味,比较贴近习惯于当代谍战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年轻读者。选择这样思想性与文学性交相辉映的作品作为试题材料,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革命志士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认同中国革命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同时,在文学审美意识与审美感知上也会受到熏陶和影响。高中课标提出:“关注当代文学创作动态,选读新近发表的有影响的作品及相关评论”。试题选材呼应课标,同时希望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即鼓励学生选读优秀的当代文学作品,提升文学阅读素养。

  命题专家(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试题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青少年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发展、把自己的前途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来自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这样说。

  专家还指出,今年的试题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阅读材料体现出跨学科的综合性,意在引导基础教学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各类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培育学生跨学科的意识和视野;二是试题答案体现出多角度的开放性。多道试题给出了多种答题的可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真实见解,将学习重心放在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和表达的准确性上,而非对答题套路的机械记忆。

  单士兵(“写在茅奖边上”专栏主笔)

  茅奖作品《千里江山图》正是作家孙甘露的匠心独运,不仅让小说《千里江山图》与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构成互文关系,同时也巧妙地通过接头暗语,让“千里江山图计划”呼应时代精神内涵: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千里江山,国泰民安。美好生活的图景,是先驱者用信仰理念书写而来的。理想信念从来不是一句简单口号,而是写在历史无数生动的细节之中。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