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匠精神和技能传承下去用科学梦绘就家乡美筑梦飞虹紧盯前沿科技 加大技术攻关只有到一线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在档案馆里“挖呀挖呀挖”一个微笑传递医疗的温度
第019版:T7 致敬新重庆·奋斗者 2023年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把工匠精神和技能传承下去
用科学梦绘就家乡美
筑梦飞虹
紧盯前沿科技 加大技术攻关
只有到一线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
在档案馆里“挖呀挖呀挖”
一个微笑传递医疗的温度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2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2023
档案馆副馆长郑劲松:
在档案馆里“挖呀挖呀挖”

  人物名片

  郑劲松,西南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副馆长

  “六一”前夕,一首儿歌“挖呀挖呀挖”走红网络。作为一名档案人,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自己今年的工作,那也是:为还原历史细节,我在档案馆里“挖呀挖呀挖”。

  “袁隆平的学生证背后还有另一个名字?”今年3月的一天,在档案库房里查阅袁隆平学生证时,我惊呆了。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原西南农学院,学校档案馆里有他的学生证并不奇怪,但奇怪的是,学生证背后还有另一个名字和一行文字,这就鲜为人知了。这行字是——

  隆平同志:为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而奋斗到底。嵇炳前 1951.7.21

  学生证背后怎么会有这行字?嵇炳前是谁?这本学生证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经过查阅校史并电话采访袁老亲人,大科学家学生时代的动人细节得以还原。

  1951年7月,为鼓舞全国人民抗美援朝的斗志,国家组织了多个志愿军英雄事迹报告团在全国巡讲,嵇炳前正是前来重庆宣讲的报告人之一。其中一场宣讲,西南农学院大学生袁隆平就在现场。和当时的青年一样,袁隆平也“追星”,当年追的“星”就是战斗英雄。报告结束后,学生们纷纷涌上前去,拿出笔记本请英雄签名。袁隆平那天听报告没带笔记本,看到大家纷纷得到签名,就掏出学生证挤上前去,去掉证件外壳,让嵇炳前在背面空白处写下了这段寄语。

  我没有止于这个发现,而是继续通过档案史料“刨根问底”:嵇炳前后来回到原沈阳军区,成长为《前进报》总编,也是他第一个发现了雷锋,并在雷锋牺牲后率先发表了长篇通讯,产生了广泛影响。

  今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当天,恰逢西南大学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挂牌,我现场展示了袁隆平学生证原件并讲述了背后的故事。

  今年是我调到档案馆工作的第三个年头。档案工作需要“挖呀挖呀挖”的精神,为文化育人增添生动教材。我将怀揣初心,继续走在这条路上。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