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匠精神和技能传承下去用科学梦绘就家乡美筑梦飞虹紧盯前沿科技 加大技术攻关只有到一线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在档案馆里“挖呀挖呀挖”一个微笑传递医疗的温度
第019版:T7 致敬新重庆·奋斗者 2023年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把工匠精神和技能传承下去
用科学梦绘就家乡美
筑梦飞虹
紧盯前沿科技 加大技术攻关
只有到一线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
在档案馆里“挖呀挖呀挖”
一个微笑传递医疗的温度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2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2023
科技工作者刘鸿:
用科学梦绘就家乡美

  人物名片

  刘鸿,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致力于水污染控制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10余项

  “我的家乡在重庆,那里到处都是山,冬天多雾。山间云雾缭绕,犹如仙境一般……老爸说,等我长大后,就会发现这些绵延起伏的山脊线,就是一个个长链烷烃结构式。”

  这是我儿子读小学四年级时的一篇作文,其中不仅饱含着我和他的家乡情怀,也蕴藏着我从儿时就“种下”的科学梦。

  我在外求学、工作多年,于2003年8月进入中山大学工作,2008年底不到40岁便晋升为教授,也算是顺风顺水。

  2011年3月底,得知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正在筹建,我立即意识到,自己从事的水污染控制专业未来将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且将在重庆大有用武之地,因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具有水环境水生态保护的重大需求。

  怀揣着对家乡的眷恋,我投出简历。当年11月底,我举家搬回重庆。

  大概又过了半年,我们的团队和实验室初步建成,开始第一个项目“垃圾渗滤液达标排放关键技术”的攻关。我们选定在永川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技术研发和示范基地,不仅按期完成目标,还获评“重庆市优质示范工程”。更重要的是,我们凝炼出“水污染控制原创智能仪器与装备”这一团队的主攻方向。

  这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是水生态领域的科技制高点,也是我们作为科技“国家队”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十余年来,在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等项目的持续资助下,我们解决了环境类、机电控制类、示范验证工程类队伍“三融合”难题,形成了一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技攻关团队。如今,我们已成功创制出BOD-Q水质快速检测系列仪器,今年以来正在全面推动产业化,加快形成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水污染控制智能仪器与装备体系。

  缙云山高,嘉水长流。新的一年,我将带领团队继续努力、砥砺前行,用科学梦绘就家乡的生态之美,为建设新重庆而不懈奋斗。

  (记者张亦筑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