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新文旅融合助力重庆“设计之都”建设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两江实践用数智赋能持续营造最优人才生态加快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013版:思想周刊·知行
上一版 下一版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创新文旅融合助力重庆“设计之都”建设
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两江实践
用数智赋能持续营造最优人才生态
加快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2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胡国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在国家教育事业的全局里,发展特殊教育既是重任在肩,也是希望在前。云阳全面落实“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总要求,完善体系、强化保障、融合普惠,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促进残疾儿童和青少年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

  完善体系,构建多元联动空间。健全特殊教育保障体系,引导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促进特殊儿童健康成长。要完善政府主导联动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特教特办,落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给予特殊教育事业更多支持、帮助,形成政府、残联、学校有机配合的联动体系,每年对适龄残疾儿童进行无缝筛查,“点对点”追踪入学情况,保障每名适龄残疾孩子接受适宜的教育。要优化社会网格支持体系。要凝聚众力,形成“医教康技”一体化合力,构建“政府+学校、残联+民政、医院+康复机构、企业+社团”关心支持体系,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特殊儿童成长、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要健全专家委员会联动体系。以特殊学生的适应性发展与家庭需求为导向,牵头成立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构建教育、卫生健康、民政、残联等跨部门医教康协同机制,推动医疗、妇幼保健、儿童福利、康复机构与学校深度合作。

  强化保障,创设良好育人环境。属地政府要优先保障特殊教育改善办学条件、补充师资队伍、落实经费补贴等相关政策。一是改善特教学校办学条件。要统筹各方项目资金,优化智慧黑板,扩建需求功能室,构建数字化应用场景,创建技能训练基地,升级改造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改善教学环境和生活条件,为残疾孩子提供良好教育资源。二是保障特殊教育经费。合理利用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为资源教室科学配备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等仪器设备、教具玩具和图书资料,保障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三是合理配置特教师资。属地政府要多渠道增加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供给,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配足配齐特教教师,在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额内,统筹调配编制资源,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可进可退”的制度机制。

  融合普惠,构筑温情特教之家。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权利,促进他们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让每一个特殊儿童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一是打造“温情”特教校园。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生活技能、言语能力、行为认知、康复训练和潜能开发等教学内容,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依托“阳光121”三维课堂,进行手指灵活性、抓握准确性、手腕协调性教学技能训练;聚焦“3+2+1”学生管理,实施分段式德育沁润,形成“三线九维”育人格局,让每个特殊儿童在学校快乐成长。二是建好“温情”融合班级。要建立和完善随班就读长效机制,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应随尽随、就近就便优先入学,对随班就读学生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方式结对帮扶,最大限度创设促进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相互融合的校园文化环境。三是做好“温情”送教服务。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科学规划“谁来送”“送什么”“怎么送”,努力为送教学生提供适合的土壤。要针对残疾学生特点,凝聚社区、邻居、家长合力,制订“一人一案”教学计划,编写“一对一”个性化教学设计,用爱心和耐心,把世界的万花筒带到送教孩子眼前、融入他们的内心。

  (作者系云阳县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