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发展目标,是研判当前时代发展作出的精准战略定位。我国完成了金融体系“从小到大”的量变,但仍处于“大而不强”的状况。新征程上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任务是艰巨的。从内部看,金融发展程度和经济发展阶段之间存在匹配度差距;从外部看,与发达国家金融影响力差距大于经济实力差距。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在“重要性”的基础上又增添了“紧迫性”的要求。因此,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动力源”价值、“航向标”意义和“人民性”底色。
把握金融本质原理探究金融强大路径,聚焦“大而不强”现状塑发展新貌。金融强国的“动力源”价值为金融自身强。金融业发展需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一是重视“金融效率原则”,兼顾金融强国建设的量与质。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加强金融机构治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运用“最适宜金融结构理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适宜金融结构需适应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素禀赋结构、生产结构等特征而不断调整。新发展阶段,我国积极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并致力于高端科技领域的突破发展。当下金融供给结构与经济发展需求尚未达到最适宜均衡。大企业资本投入高、融资规模大,科技创新型企业风险高和资金使用期限长。金融结构调整要坚持以扩大直接融资为目标,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三是把握“金融开放理论”,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放开关键业务的经营资质,以竞争促发展;推动金融基础设施领域开放,以保证金融业持续开放;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开放,以拓宽金融业边界;推动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进一步促进金融业双向开放;推动规则制度型开放,以保障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金融开放的重大使命,推动自贸区建设成为金融开放的新高地。
洞察时空对比启示开辟金融强国阵地,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提升国际影响力。金融强国的“航向标”意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金融强国建设可从国际对比中厘清思路,以“后发者优势”激发金融发展潜力。一是优化结构建立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基于对主要发达国家金融体系总量和结构的科学分析可知,我国现代金融体系建设需注重结构的优化。进一步发展多元化、市场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优化金融中介结构,进一步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体系,优化金融市场结构,进一步加强金融创新和国际合作,优化金融产品结构。二是对标国际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清算体系、法治环境、会计制度、信用体系是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高效运行的坚实保障。要在金融科技的助推下,加快完善和推广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促进金融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察势者智,驭势者赢。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需行稳致远,逐步扩大国际市场接受度,在国际治理问题上掌握主动权。三是聚焦全球着力提升中国金融话语权。金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金融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可有效增强中国在国际金融交易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加强与其他国家的金融合作和交流,推动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在海外的发展,实现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与定价影响力的双向飞跃。
总结发展经验指导实践路径,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提出金融利民方针。金融强国的“人民性”底色为人民富庶经济强大。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经验的独特优势,在历史进程中坚定方向,并在新时代实践中继续丰富。一是加强经济与金融的良性循环,保障金融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在经济飞跃过程中发展成效显著,验证了经济决定金融的基本逻辑。金融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经济良性循环的恢复与加速成为推动金融总量扩大和金融服务方式变革、推动我国由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转变的内在动力。二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天职和宗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金融更好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五大金融内涵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对金融体系运转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有效发挥各机构、各市场的力量,综合运用股权、债权等多种手段,以金融活水润泽五大领域。三是统筹发展与安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保驾护航。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在发展中有效化解金融风险,合力推进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事业稳健前行体现了我国金融监管的智慧;直面当前金融监管领域薄弱点,是胸怀“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是推进现代化发展的“压舱石”。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