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溪县凤凰镇木龙村“和美家园”建设场景。(受访者供图) |
一片片果园郁郁葱葱,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串联起家家户户,青瓦白墙的小楼在青山绿水中参差掩映……初冬的巫溪,一幅村净、景美、业兴、人和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映入眼帘。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笔下让人心驰神往的桃花源,如今在巫溪农村轻松可觅,一座座古老山村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的“变形记”,人居融和,焕发出勃勃生机。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巫溪县积极探索“三事分流”,把“五清五建一评比”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与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美丽庭院、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等有机结合,抓准人居环境“小切口”,打造和美家园“高颜值”,擦亮了乡村振兴的底色,成为和美乡村建设的“新样板”。
以“清”先行,实施乡村乱象大整治
走进巫溪县凤凰镇木龙村,乡间小道、白墙黛瓦,房屋错落有致、院落干净整洁,乡风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木龙村先后获得“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重庆市绿色村庄”等荣誉称号。然而在几年前,这里却是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遍地,环境十分恶劣。
“现在木龙村的环境搞得好,我们家家户户养成一个习惯,每天早起打扫卫生,大家都在争当十星级文明户。环境搞得好住着都舒服。”凤凰镇木龙村村民谭学清说。
“我们对照乡村振兴生态宜居要求,深入开展房前屋后、室内室外、村道社道及公共场所的卫生整治工作,全面清除卫生死角,彻底消除裸露和沉积垃圾,保持常态性干净整洁。实行‘户集、村收、镇转运’垃圾处理机制,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注重垃圾分类处置。”木龙村支部书记刘啟选说,“以前村里厨房垃圾到处扔、污水遍地流的场景不复存在了。”
通过清理“蓝顶棚”、清理无人居住废旧房屋、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堆、清理田间地头废弃物、清理管线“蜘蛛网”“五清”行动和多项“清理”措施共同发力,巫溪县累计完成“蓝顶棚”改造拆除235户,规整破旧房屋125栋,并通过流转、宅基地复垦、农房收储、民宿改造等形式盘活再利用,动员850户农户自行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堆,清理田间地头废弃物11吨,完成256户管线清理规整。
通过“和美家园”建设,推动人居环境由“脏乱差”向“洁净美”转变,巫溪县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曾经“灰头土脸”的村子褪去“旧衣”,换上了“新装”。
以“建”助力,实现村庄颜值大提升
当调研组来到红池坝镇时,处处一派繁忙景象,“红池工匠”们正在忙碌着,清理墙面、洒水润湿、刷上灰浆……忙碌的身影给这个冬天增添了不少活力与暖意,也成了红池坝镇一道别样的风景。
如何把房子建得更安全、把院子建得更有特色、把田间地头建得更加美观?红池坝镇以“和美家园”建设为契机,组织各村党员干部摸排从事泥瓦工、木工、油漆工等建筑工匠,筛选具备一年以上施工经验且没有发生过施工质量安全责任事故的建立“红池工匠”名册库,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培训机制。目前,名册库有在库人员71名。
红池坝镇党委书记唐庆介绍,在红池坝镇党委的带领下,“红池工匠”在塑造乡村风貌、提升人居环境方面大显身手,破旧的农屋变身独具特色的民宿;泥泞的乡间小道成为别具一格的便民路;杂乱的田边地角被打造成微田园,这样别致惬意的田园风光在九坪村吴家坪、渔沙村南岸坪、龙台村金竹坪等红池坝镇多个村社成为现实。
以“建”助力,实现村庄颜值大提升的不仅仅只有红池坝镇,在巫溪广袤大地上已“处处开花”。
古路镇观峰村编制乡村发展规划,依托网格组织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共同谋划村级发展建设,分年度开展基础设施、文旅产业、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项目建设,逐步提升整村基础设施及发展条件。目前,全村水、电、讯实现全覆盖,全村入户路通达率100%、庭院灯安装率100%、砖混房占比率100%,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实现提档升级。观峰村也因此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最美休闲乡村”“重庆十大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巫溪县在“和美家园”建设中,通过建房顶、建庭院、建入户路、建微田园、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等五“建”措施,用好本土规划师、建筑师和艺术家,规划好、建设好、美化好乡村。民居错落有致、乡间道路干净整洁、农家院落花团锦簇,全县乡村“颜值”爆表,“乡愁”不再愁。
以“游”驱动,实现人居环境大变样
在雀鸟忽长忽短的叫声中,调研组来到通城镇龙池村,深山茂林间,特色民居、景观院落错落点缀,路边的花草树木交相辉映……一幅“富美山居图”徐徐展开。
龙池村在“和美家园”建设中,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围绕“二十四节气”设置“春生”“夏繁”“秋收”“冬憩”四大组团,提档升级布局奶茶店、时令茶摊、岁俗小吃街、啤酒花园、龙门客栈、云顶部落、应物工坊、乡村文化传播中心等新业态,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现在龙池村干净整洁,游客越来越多,大家收入增加了,上学、看病都有保障,日子过得很舒心,我们真心感受到党的政策好,政府办了很多实事。”巫溪县通城镇龙池村村民郑义说,“村里的生活垃圾每天定时清理。特别是近两年,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村民的观念大大转变,不仅热心美化家园,还教育孩子们要爱护花草、保护环境。”看着村子越来越美,龙池村村民们打心底里高兴。
扮靓农田与屋舍,以“游”驱动,实现人居环境大变样,每个村都有不同的发展路子。
群山环抱的红池坝镇茶山村,借助国家3A级旅游景区打造,对村民农房进行统一改造规划,将民房变民宿,建成“森林人家”示范户10户、星级农家乐40户,从昔日的“脏乱差”,到现在的“净绿美”,不仅有效地改善了人居环境,还让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
乡村美了,诗意浓了,远方近了。近年来,巫溪县通过“和美家园”建设,改造农村危旧房、建设乡村微田园,让民房变客房、田园变花园、村庄变景区,目前已打造500余个乡村旅游点,人居环境实现了转型发展,有“颜值”更有“气质”的美丽乡村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村民也感受到了和美乡村的美好生活。
以“导”指引,实现村民观念大转变
文峰镇三星村乡风文明信用积分超市正式开业,村民们一大早就来超市门口“看热闹”“大选购”。
“这袋洗衣粉就是我兑换的,超市的商品多,价格也很实惠。”三星村村民杨东枚展示着手里的“积分卡”开心地说。
乡村是农民的家园,人居环境整治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发挥农民自身的主体性。
“这个活动让每家每户都参与,评比的结果都在公示栏,还建立了红黑榜,形成了一种精神激励,我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发挥带头作用,讲卫生、爱干净,不能让村里人看笑话。”自开展乡风文明积分兑换以来,朝阳社区老党员李永明带头示范把院坝打扫得干净整洁。
据调研组深入了解,文峰镇三宝村通过“三事分流”,建立了大事共助、小事互助、私事自助“清单制”,制定了一时能解决、一时难解决“两本台账”,让村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参与。推广三色评比,以屋场庭院为单位,建立了“院落制”,开展了红、蓝、灰人居环境等评比,用“积分制”撬动了“大治理”。
公平公正公开的模式渐渐在各村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如在上磺镇四湾村组织群众推选环境卫生评创小组,每季度开展评创活动,建立红黑榜并在全村通报,实行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实现了从“脏乱臭”到“乡村美”的转变。
巫溪县在“和美家园”建设中,通过发挥村两委的作用,将支持村庄建设、爱护环境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推广“清单制”“积分制”和“院落制”,积极引导村民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强化引导与管理,形成长效管护机制,推动人居环境由“一时美”向“持续美”转变。
蓝天白云相映,绿水青山环绕。通过“和美家园”建设,坚持人居融和,村内全面亮化、美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漫步其间,仿佛置身在一幅灵动的美丽画卷之中。
美丽乡村入画来,幸福生活踏歌至。巫溪县在“和美家园”建设中,推行“三事分流”工作机制,按照“历史传承、自然美丽”的原则,把村级大院建设与“改厕所、治污水、清垃圾”三大革命结合起来,打造了“方便舒适、整齐得当、清洁卫生”的人居环境,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增“颜值”、提“气质”,实现了“面子”“里子”齐提升。环境美、村庄美、庭院美、田园美、心灵美,“人居融和、美丽乡村”正成为促进巫溪县“和美家园”建设的一张新名片。
(本文执笔:张凤太;调研组成员: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张凤太;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超;重庆日报记者侯金亮、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