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明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重庆基层智治体系实战能力
第010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明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重庆基层智治体系实战能力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0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面提升重庆基层智治体系实战能力

丁柯尹

  数字重庆建设大会提出加快建设“1361”整体构架,其中第二个“1”就是构建基层智治体系,以数字化改革赋能基层治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重庆作为西部发展重要战略支点和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依然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环境,距离实现真正全面的数字化治理还有一段距离,唯有通过技术支撑力、服务保障力、核心战斗力三个维度,来全面提升基层智治体系实战能力,才能为基层整体智治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平台能力和系统建设,提升基层智治体系技术支撑力。在平台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快健全覆盖全市域、基层服务各领域各行业的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既要加快实现对全市政务数字资源的一本账管理、一站式浏览、一键式调用,打通市域数据孤岛,促进各领域各部门各层级的高效协同;又要在现有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渝快办”“渝快政”的基础上联通升级,针对现有平台短板,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在应用场景和模式创新方面,要坚持以人民的需求为导向,开发适用于基层需求的智慧应用,关注民众参与和反馈,确保基层智治应用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同时,可结合重庆的特色,开发更多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内容和场景,如乡村振兴、旅游文化、智慧交通等,加强典型案例复制推广,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智能应用成果。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要加快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设,坚持市、区县、乡镇(街道)一体部署,构建全局“一屏掌控”、政令“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监督“一览无余”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总之,要坚持以数字化引领、推动、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从根本上破除瓶颈和障碍,提升基层智治体系的技术保障力。

  加强安全防范和风险管控,提升基层智治体系的服务保障力。安全是基层智治的基石,也是智治体系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必须把安全防范与风险管控作为智治的底线,贯穿于基层智治全过程。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法律和制度保障。在严格执行新颁布的《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基础上,健全完善智治安全法规体系,推进高度开放与高度安全的有机统一。同时,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标准、规范、流程,建立健全数据分类分级、权限管理、审计监督等制度,要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度,真正做到“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确保智治系统运行安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防止数据泄露、篡改、滥用等风险,保障数据资源的安全可靠。要加大对网络安全传输、系统安全保障、重要信息安全管理等技术应用,加强对基层智治体系的监督评估和风险防范,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等风险发生,提升系统应对紧急情况的服务保障能力。

  加强干部能力与人才培养,提升基层智治体系的核心战斗力。干部智治能力和智能化人才在不同层面为基层智治提供强有力支持。基层干部作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其数据分析、创新推动等多方面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基层智治的效能和质量。而智能人才具备的数字技术应用、数据分析、技术创新等专业能力,能够为基层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驱动决策。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基层智治体系的进步。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基层智治体系的人力支撑。首先,通过公共部门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方式提供多元化培训课程,包括领导力培养、数字技术应用、数据分析、技术创新等内容。其次,为基层治理工作人员提供定期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最新技术和工具,还可通过聘请外部专家的形式,引入先进技术和最佳实践,满足不断变化的基层治理需求。此外,还可以设立奖励机制,鼓励智能化人才的培养和留用,包括职业晋升机会和薪酬激励等。通过多层次智能化人才培养,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多的智能化人才储备力量,构筑基层智治体系的核心战斗力。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