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靶向发力”让调查研究走深走实做好调查研究要发挥好智库作用以调查研究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出实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第010版:思想周刊·策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靶向发力”让调查研究走深走实
做好调查研究要发挥好智库作用
以调查研究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出实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5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张明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资源,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在多方协同、多路并进、多元创新上下功夫,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渲染青少年的中国底色,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多方协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从实施教育的主体来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起始于家庭、贯穿于学校、落脚于社会,需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多方育人力量。家庭作为第一课堂,要着力让青少年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良家风家训,深埋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种子,引导孩子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学校作为关键课堂,要着力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以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合理把握各学段间的认知差异,进阶式培育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统筹若干教学手段,构建育人工作格局。社会作为广阔课堂,要着力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引领青少年到社会生活中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近年受到广泛好评的《诗画中国》《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大型电视文化节目,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追求的有机结合,为增强青少年文化认同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多路并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从开展教育的方式来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从育人环境、课程内容、实践活动入手,多路并进、全方位浸润。优化育人环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进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努力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人文环境,深入挖掘校史文化资源,让校园的每个角落均可见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理念,让校园的每个空间都呈现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表征,形成“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优化课程内容。要坚持“五育并举”,按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3+2+N”全科覆盖的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融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课堂教学,使大中小学各阶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层次递进,实现“课课承文化”“人人讲思政”的课程育人。优化实践活动。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进校内外实践活动,结合学校校史、学科、专业等实际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各地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档案馆、革命遗址等教育资源,开展具有鲜明特色和育人导向的校外实践活动,实现“融学于趣”“寓教于乐”的活动育人。

  多元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从实现教育的目的来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进行内容创新、手段创新、方法创新。教育内容创新。遵循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四史”相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相结合,与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在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理论支撑,构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育人模式。教育手段创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运用全息影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AI技术等多种前沿科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活起来”“动起来”“潮起来”,构建在“身临其境”“互动沉浸”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技术实现形式。教育方法创新。遵循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源、共鸣点相结合,始终贴近青年,进行生活化、日常化的教育教学方法重构,综合运用讨论式、情景式、表演式等学生参与积极性高的方式方法,构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的表达方式。

  (作者单位: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