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创造,坚持自信自立、传承发扬优秀乡村文化,坚持守正创新、开创新的局面,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急难愁盼问题,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城乡文化融合发展,重点从文化人才、乡村组织、文化活动、文化空间、文化价值等入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健康有序发展。
打造“三专三辅”乡村文化人才队伍。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一是建立“三专”队伍。挖掘现有人才资源,建立乡村文化振兴人才库,采取编制保障与购买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充实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构建起“乡镇文化干部+村文化专员+乡村文化能人”的专业化乡村文化人才体系,确保事有人做、责有人担。二是整合“三辅”人才。充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吸纳文艺志愿者、中小学教师、乡贤人才等,培育造就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培养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辅助力量,汇聚全社会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强大合力。三是提升能力水平。深入开展“三专三辅”人才培训,不断增强对乡村文化振兴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感,切实提升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业务能力。
构建“4+X”乡村社会组织体系。注入社会力量,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一是做好“规定动作”。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健全乡村社会组织,成立“红白理事会”“农民监督委员会”“道德评议会”和“文体活动会”,四会协同、联合发力,组织开展乡村文化活动,破除歪风邪气、陈规陋习,提高农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二是创新“自选动作”。在“四会”基础上,各乡村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按照“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找准载体”的原则,补充建立管用的特色乡村社会组织,在解决共性问题的前提下兼顾处理好个性难题。三是强化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党对乡村社会组织成立、运行和监督的全过程参与和全方位领导,发挥“自治”的优越性,防止“自治”的局限性。
开展“三送三会两比”乡村文化活动。组织丰富的乡村文化活动,有利于增强乡村文化活力。一是“三送”推动资源下沉。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推动送书、送戏、送电影“三下乡”活动,将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体验的优秀作品,送到田间地头、传到千家万户。二是“三会”激活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基层文化干部、文艺骨干、文化志愿者、乡村文化能人的积极性,定期举办乡村晚会、乡村艺术会、农民运动会“三会”活动,引导农民广泛参与,让农民唱好自己的歌曲、演绎身边的故事,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三是“两比”促进交流互动。在乡村层面,组织村与村之间开展文化活动“大擂台、大比武”,在比拼中共寻文化之根、共铸文化之魂;在城乡之间,着力推动乡村文化进城,让城乡优秀文化互通共融,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建好“一馆五榜一场”公共文化空间。积极打造公共文化空间,让乡村文化“活”起来。一是打造乡情陈列馆。着眼长远与当前、结合历史与现实、融汇规划与发展,深入梳理村史大事,广泛收集实物资料,运用多维技术,广角度、立体式呈现乡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二是发布乡贤精英榜。挖掘本村先进典型人物,制作乡贤榜、慈孝榜、模范榜、红魂榜、诚信榜等,发挥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村见贤思齐、崇尚先进、争做先锋,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提升乡村道德水平。三是建设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按照“优化布局、务实高效、服务农民”的原则,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既建“大排场”,又设“插花地”,建设一批乡村文化活动场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农民体育全面发展,实现便民、利民、惠民目标。
重塑“一核多元”乡村价值文化。文化是民族的魂,也是乡村的根。一是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埋厚植乡村文化土壤,为乡村文化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内涵,实现滋养精神、铸魂育人。二是传承弘扬红色基因。加大红色文物和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充分挖掘各个乡村在不同时期的红色史实,就近用好身边红色资源,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农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三是培育地方特色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乡村传统文化,深度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创作本地特色文化文艺作品,搭建特色文化体验载体,用本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作者系中共綦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